價格昂貴,但副作用極小

蕭萬長為何自費標靶治療?

標靶藥物越來越火紅,就連曾罹患肺腺癌的副總統蕭萬長,也在開刀後,決定自費接受標靶治療;然而,標靶藥物每個月動輒得花十萬元,貴得驚人,自本月起,健保局雖擴大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與腎癌標靶藥物「紓癌特」的給付範圍,但目前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仍少,自費比重超過七成。

自一九九七年第一顆標靶藥物問世,癌症治療總算開啟新頁。標靶藥物之所以受到重視,在於這類藥物能「準確」的攻擊癌細胞,專一性較高,不若化學治療是「一網打盡」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因此,標靶藥物雖仍有起疹子等副作用,但遠小於化療常引起的身體衰弱、喪失食欲、噁心、口腔潰瘍或掉髮等副作用。

只是,標靶藥物貴如黃金,病人「不是吃到等破產,就是不知要吃到何時,」該怎麼看待標靶藥物?以下是王正旭醫師的問診內容: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