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台灣第一個從燈光學徒出身的金獎導演。在威尼斯打敗八百多個對手,讓李安惜才的林見坪,從花蓮鄉下孩子到國際影壇的新秀,這條路,他走得辛苦又執著。
螢幕上色調偏藍的光影,台灣東北部三貂嶺小站,山色青翠,水泥灰色的粗糙建築中,框當框當晃進鏡頭的平快車上,緩步走下一對母子,微圓的身材與樸實的穿著,就像台灣隨處可見的親切鄰里。
這是甫在今年威尼斯影展中得到短片類競賽首獎的作品,「小站」開場不久的場景,描述媽媽帶著發展遲緩的兒子看火車的故事,故事安靜而平凡,而拍出這部作品的導演,林見坪,是台灣第一位拿下國際四大影展短片首獎的導演,也是一個乍看樸實無奇的人。沒有後台也沒有財力,進入這行二十年的他,還沒有自己的工作室,只能在咖啡廳接受採訪。
導演這個角色,林見坪做得並不久,迄今只拍了三部短片作品,但多年的片場經歷,卻讓他成為少數嫻熟基層技術與學院理想的導演,「操作機器的本能已經附在我身上。」他說。吃了二十年的苦,積蓄驚人能量,僅憑一部三十分鐘的「小站」,在威尼斯擊敗八百部報名對手,得獎揚名,一夕之間,與李安同被視為「台灣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