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新聞工作者,很習慣會在歲末年終,回顧一年發生了哪些新聞事件。誰都沒料到印尼大地震引發的大海嘯,捲走了超過上萬條人命,會在二○○四年結束的前六天,硬生生擠上今年十大新聞事件排名之列。
表面上,這是個意外。其實,海嘯的形成來自於地震、火山活動;平日肉眼看不到,一些藏在地底的小活動,累積成地表的大波瀾,是有徵兆可循。
這次,我們做了一個二○○四年<創新模範企業>調查,凸顯的也正是企業創新活力中,小活動所累積的大創新。
這個調查有四個難。
過去國內沒有現成、客觀、嚴謹的創新指標,這是第一難。
動用本刊經研室的人力,找到了歐盟的創新指標「歐盟創新計分板」,如獲至寶;但是要如何消化,合乎台灣企業,而不是硬套,這是第二難。要如何有說服力?這是第三難。於是,我們尋求由政大商學院院長吳思華主持的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合作,補強我們在學術研究方法上的理論基礎,並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報導方式。
人對了,指標有了,最難的狀況卻發生了。在尋求企業回答問卷的時候發現,「創新」這個詞,大家都懂,大多數都說不清楚。創新兩個字,可能有二十個,甚至兩百個解讀的方式。創新如果是一隻大象,可能有企業連大象的鼻子都還沒摸到。
有些企業回函,把公司營業收入填進專利授權收入的欄目;有企業拒答,因為不清楚創新的定義,無法回答;更有企業投入研發的比重少得可憐,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去。
再難,這個調查還是完成了。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不找自己麻煩、善盡媒體的責任,點出創新需求的迫在眉睫,並形成企業的共識,台灣的競爭力就會有麻煩了。
在吳思華老師的解讀裡,創新活力可以比喻為一個不斷跳躍的拳擊手,揮拳不代表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沒有不斷的揮拳、累積,是不可能有致命一擊的。
二○○五年來了,如果有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話:再難,都要做!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