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刻意聚焦三通問題

降低台灣干擾,為十六大護航

北京政府最近積極推動兩岸三通民間對談,談得出所以然當然好,談不出所以然,也可以緩和兩岸情勢,避免不可測因素干擾十六大。

最近,北京有意炒熱兩岸「三通」話題。中共副總理、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錢其琛、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後對台灣放話,身段放得越來越柔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共十六大召開在即,大陸在統一議題上長年缺乏進展。江澤民希望在十六大前以兩岸三通做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其實,這種說法純屬無厘頭的臆測。在十六大召開前的短短三個月內,中共領導人的精力都集中在權力再分配上,無暇顧及兩岸關係,對台灣的政策難有重大突破。台灣方面也在關注彼岸的權力結構變化,在北京新的權力結構穩定下來之前,也不會輕易做出政策妥協。因此,兩岸三通在這段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實現。可以說,北京炒熱三通話題應是另有考慮。

本月五日,錢其琛在接見台灣訪問團時表示,兩岸三通本來是一個經濟問題,不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只要把三通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盡早可以實施,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只要台灣有關民間行業組織得到委託,三通協商就可以進行。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