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對台立場的緩和,不是希望換取阿扁的妥協,而是以逸待勞,等待民進黨政府的倒台。

陳水扁(左)和唐飛(中)的合作,終於在137天後「分手」。 (攝影者.江思賢 )
行政院長唐飛請辭獲准,張俊雄被任命為新閣揆。陳水扁的「全民政府」破產,台灣進入民進黨全面執政時代。彼岸的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台灣的這次政局變動?官方迄今並無正式表態,因為北京對台灣的人事變動向來都不願置喙。而北京的涉台官員私下表示,他們不認為唐飛下台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因為北京「聽其言,觀其行」的對象是陳水扁,而不是他所任命的行政首長。
其實,北京是樂於見到唐飛去職的。今年五月,陳水扁就任總統,邀請唐飛出任行政院長,組織新內閣。當時的輿論一致認為,阿扁出了一著妙棋。因為老軍頭唐飛既是國民黨員,又是外省人。以他出任行政院長,能夠起到安撫軍方,籠絡不同族群,牽制對立政黨的作用。這對得票率不到半數的陳水扁與民進黨而言,是迅速穩定政局的最佳選擇。北京當然不希望台灣內部穩定,因為只要政局動盪,社會分裂,阿扁的民進黨政府手忙腳亂,就不可能把台灣引上進一步獨立的道路。因此,在北京看來,阿扁起用唐飛組閣是李登輝在背後出主意,唐飛願意臨危受命是受其美國背景影響。至於唐飛的反台獨色彩,北京並不看重,因為兩岸政策畢竟是總統府說了算,行政首長不過是執行者而已。
唐飛的新政府成立才四個多月,台灣已事故頻出,醜聞不斷,政策搖擺,人心浮動,最關鍵的是經濟的急速衰退。股市從陳水扁就職時的九千二百多點下滑到最近的六千多點,不僅加權指數下滑了近三分之一,各種股價也已平均少了一半,有些傳統企業股價甚至下滑九成。在外資投資意願不高,「法人」又紛紛拋售股票的情況下,當局已無資源去帶動股市。此外,台灣股市一向由高科技股支持,現在許多高科技產業紛紛打算出走,一旦高科技產業真的對台灣失去信心,投資者將陷入難以翻身的困境。一九九六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也曾經令台灣股市跌到三千點,但演習一結束,台海無戰事,股市信心立即恢復。眼下的情況則大不一樣,經濟已走入惡性循環,恐怕會釀成新一輪「本土性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