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二十度,劃出亞洲經濟鴻溝

走出金融風暴的陰霾後,一九九九年的亞洲經濟似有樂觀的復甦跡象,不過,就在近幾個月間,復甦中的亞洲卻逐漸顯露出明顯的南北差異。如同《遠東經濟評論》所論述──北緯二十度,正逐漸成為東亞新經濟南北兩區間的分水嶺。

這條北緯二十度的界線,從泰國北緣通過,穿越台灣與菲律賓,正好將東亞分成二個迅速背離的經濟區。當風暴後的第一波景氣復甦跡象逐漸消褪,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調高利率,與東南亞各國比較起來,一切經濟數據都顯示出北方各國強健的基本體質,北部的經濟正在逐漸復甦中,但以南各國的發展腳步卻幾乎可說是步履蹣跚,尤其東南亞政治風險的升高,更加劇了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各國與北方各國間的經濟鴻溝。

政治上的不穩定,是絆住東南亞地區經濟革新腳步的重要因素。在印尼方面,繼政治醜聞之後,政府當局又拿不出有效的方法處理各省頻傳的暴動以及重建國家經濟;菲律賓也是類似的情況,除了遲遲無法解決的人質危機,政府對馬尼拉方面的批評聲浪也未能進行安撫;至於泰國方面,觀察家警告:大選前後的亂局可能阻礙政府推動改革的努力,因此觀察人士也擔心泰國經濟會陷入金錢政治與利益糾葛的泥淖中;而馬來西亞的政權雖然穩固,海外投資人仍然對吉隆坡當局感到憂心,對總理馬哈地的政策持懷疑觀望的態度。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