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企業家對失敗生意的深刻自省:跑再快,客戶沒跟上也沒用

- 過去一年,有一些企業鹹魚翻身,也有一些業績一蹋糊塗,像是特斯拉和迪士尼。
-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市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企業要成功,不能只靠短期商品或潮流趨勢,再熱門的商品或企業都可能被取代。
- 作者分享過去公司案子失敗的原因,主要有3個。
每當新的一年開始之際,我都會做很多的思考,一方面檢討過去一年失敗的地方、反省改進,同時做新一年的規畫。
過去一年,有一些企業鹹魚翻身,其中一個例子是Netflix。在疫情期間,Netflix訂閱人數大增,但去年成長卻停滯不前,最近則因打擊寄生帳號業績又轉好。現在串流服務已成為趨勢,且Netflix持續擴展市場,打入中東和非洲地區。
另外一個後來居上的例子,是美國的新藥公司禮來。禮來過去未受到太多關注,但研發減肥新藥讓該公司一炮而紅,市值高達7424億美元,變成全美國最有價值的新藥公司。
也有些過去極成功的企業,現在業績一蹋糊塗。馬斯克的特斯拉,就是典型從英雄變狗熊的例子;另外一個例子是迪士尼,雖然2023年是迪士尼百歲生日,但股價卻持續下跌,即使把原有CEO找回來,仍無法扭轉其衰敗命運。
我們從這些趨勢可以得到什麼啟發?那就是沒有永遠的贏家。企業要能夠成功,不能只靠一個短期商品或潮流趨勢,再熱門的商品或企業都有可能被取代。
過年時我在清理舊檔案時,看到不少血淋淋的失敗案例。綜合我過去失敗經驗,主要有以下3大原因:
1.大環境改變
有些產品是我們因應大環境變化推出的,但目前時機已過。舉例來說,在疫情期間我們提供某客戶疫情間組織轉型的方案,但現在疫情解封,客戶需求完全改變,因此我們的方案也不再適用。
2.速度太慢
我們雖然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但有時執行力度不夠,沒辦法跟上環境變化。另一方面,有些問題來自於客戶,我們雖然跑得很快,但客戶內部心態的轉移沒這麼快,需要時間等待他們跟上。這是台灣企業的通病,導致我們付出代價。
3.資源分配
由於環境變化太快,有太多事情要做、失去焦點,這就牽涉到資源分配的問題,要在對的時間、將對的資源、用對的方法,分配在對的事情上。
我研究我過去失敗的案例,不少是沒有在對的時機加碼分配資源,反而把精力分散到不重要的事情上,以致於錯失良機。因此,學會「減法」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觀察台灣的國運,我會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危險的時代。AI和半導體行情帶動台股,加上美國政府不斷出招制裁中國,這為台灣企業創造機會;但兩岸關係急遽下滑,許多民眾沒有危機意識,這就是最大風險。
希望大家都能做對的抉擇、懂得取捨,不要未來再來後悔!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北市新黃金商圈成形!不只中山站,這4站不分平假日消費力都強勁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超過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榮獲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再獲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人/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董事長/智門SmartGate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