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你是領導者還是管理者?一文看懂你是哪一種

1.領導者和管理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前者能駕馭環境、帶領發展,而後者則是屈服於現狀,注重維持運作。
2.領導者並非都是天生使然,後天養成的領導者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也相信自己,因此也是真正有魅力的領袖。
3.領導者的類型雖然包羅萬象,但根據作者幾十年來的觀察,統整出共同6個特徵。詳細內容請見本文說明。
領導者和管理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前者能駕馭環境,而後者則是屈服於現狀。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顯著差異也非常重要:
- 管理者是執行者,領導者是改革者。
- 管理者複製他人,領導者是原創者。
- 管理者維持運作,領導者帶領發展。
- 管理者注重系統和結構,領導者重視群眾。
- 管理者仰賴控制,領導者激發信任。
- 管理者目光狹隘,領導者宏觀每個面向。
- 管理者總是詢問做法和時限,領導會詢問內涵與緣由。
- 管理者總是盯著結果,領導者放眼更大的目標。
- 管理者模仿,領導者發起。
- 管理者接受現狀,領導者勇於挑戰。
- 管理者是典型的好士兵,而領導者是自己的主人。
- 管理者把事情做對,而領導者做對的事。
回顧詩人華勒斯.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所說,管理者戴方帽,從訓練中被教導;領導者戴闊邊帽,選擇自我教育。
訓練和教育之間的差異如下:
教育 | 訓練
────────
寬 | 窄
歸納 | 演繹
嘗試 | 固定
動態 | 靜態
理解 | 記憶
想法 | 事實
深層 | 表面
經驗 | 死背
主動 | 被動
問題 | 答案
過程 | 內容
策略 | 方針
開放 | 封閉
探勘 | 預測
發現 | 教條
啟動 | 回應
發起 | 方向
全腦 | 左腦
生活 | 工作
長遠 | 短期
改變 | 穩定
內容 | 形式
彈性 | 僵硬
風險 | 規則
想像力 | 常識
各種方法 | 唯一目的
綜合論述 | 單一討論
────────────
領導者 | 管理者
如果你覺得左側列的詞彙看得陌生,那正是因為我們以往都不是這樣被教導的。接受的教育體系是訓練大過於教育,這其實很不幸。狗兒可以訓練,因為希望牠們服從主人;但訓練人,會使人只看眼前的條件或能力做事情。
自我成長,打造領導模型
哈佛榮譽教授亞伯拉罕.札萊茲尼克(Abraham Zaleznik)認為,領導者分為2種:先天優勢,以及後天培養。先天具有優勢的人,要成為一個領導者相對容易;藉由後天培養的人,成長過程中通常遭受痛苦,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甚至遭到排擠,因此發展出複雜的內在性格。隨著年紀稍長,他們會變得全然獨立,完全仰賴自身的信念和想法來生活。後天培養的領導者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也相信自己,因此也是真正有魅力的領袖。
擁有自我的價值觀是如此重要。所謂的「真實」(authentic)就是當你自己的作者(author),這2個英文字擁有同一個希臘字根,去發現自己具備的能量、了解自身的追求,然後找到方式去加以實現。只要做到這點,我們就不再是社會文化、權威或家庭傳統所設定的形象,唯有成為自己人生的作者,才能在任何情境之下做出正確的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現代工業社會中,主管的職責就是限制部屬的潛力。」那麼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要盡自己所能打破這種限制,發揮潛力追求年輕時的夢想。
為自己每一次的小小成功鼓掌、向自己鞠躬,這是學習體驗生活的好方法,這也是改造自己、創造命運的其中一部份。
領導者具備的6個特徵
要成為領導者必須先成為自己,成為人生的創造者。雖然並沒有一定的規則,但根據我幾十年的觀察和研究,雖然領導者的類型包羅萬象,高的、矮的、整齊、邋遢、年輕、年老、男性和女性都有。話雖如此,他們都有以下6個共同特徵:
領導者的特徵1:有方向的願景(Guiding Vision)
領導者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無論是職業或個人層面,面對挫折甚至是失敗時,也有堅持下去的力量。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方向以及想要通往這個目標的原因,否則就會永遠達不到目的地。
領導者的特徵2:熱忱(Passion)
對生活、職業、專業、行動過程的熱忱。領導者熱愛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本身,並熱愛為此採取行動。作家托爾斯泰(Tolstoy)說:「希望就是清醒之人的夢。」沒有希望,人們就無法生存,更不用說進步。擁有熱忱的領導者能帶給其他人希望和啟發,這樣的特質往往會有不同的變化,有時它會讓人徹底投入其中,例如熱血(Enthusiasm)。
領導者的特徵3:健全的人格(Integrity)
我認為健全的人格是由3個部份組成的:認識自己、坦誠與成熟。
1.認識自己是希臘神話〈德爾斐神諭〉(Oracle at Delphi)的核心,至今這依然是每個人所面臨最困難的任務。然而唯有真正了解自己、明白自身的優劣勢、目標與動機,否則連成功的邊緣都碰不到。領導者不會自我欺騙,尤其也不會逃避自身的條件,反而是清楚自己優缺點,並會加以運用或改善。唯有知道自己是由哪些原料構成,以及如何發揮這些成份,就能創造出更好的自我。
2.坦誠是自知的關鍵。坦誠的意思,就是在思想和行為上都誠實,堅定不移的恪守原則。如果一個建築師在包浩斯式玻璃建築加上維多利亞風格*的穹頂,不能說是專業建築師;同樣的,一個人不該為了取悅他人而改變自己的原則,甚至改變想法。領導者不能因為一時的跟風,而捨棄自己的專業、泯滅良心。
編按:包浩斯是指現代化且注重機能的建築風格,與維多莉亞時代的古典、繁複華麗的風格完全不同。
3.具備成熟特質對領導者也很重要。能帶領他人不僅只有發號施令,每個領導者都需要經驗與成長,要學會奉獻、善於觀察、能夠與他人合作、向他人學習,更要不卑不亢、永遠誠實。領導者自己擁有這些特質之後,才能去鼓舞其他人也追尋這些優點。
領導者的特徵4:信任(Trust)
與其說信任是構成領導力的一部份,不如說是它的成果。我們無法直接取得他人的信任,而是必須去努力爭取,信任來自於同事和追隨者,少了它,領導者就無法有所發揮。
領導者的特徵5與6:好奇心和膽識(Curiosity and Daring)
領導者對所有事都感到好奇,想要盡可能多加學習,也願意冒險、實驗,去嘗試新的事物。他們不擔心失敗,反而會擁抱錯誤,知道如何從中汲取教訓。
雖然我把這些特質描述為「基本要素」,但意思並不是說這些要素是與生俱來,或是後天無法改變。歷史上有無數遭到廢黜的國王,也有許多無能的富二代,他們都證明真正的領導者並非天生,而是需要後天培養;好的領導者常常是白手起家,他們把自己精進為一位領導者。
附帶一提,那種為期1個週末的領導訓練課程,是不可能培養出成功領導者的,我總認為,多數人都把那種課程當成微波爐,以為把一個普通人丟進去,加熱60秒之後就能端出一位偉人。
全世界想成為領導者的人,每年花數十億美元在這類課程上。我個人主張,領導者多是偶然、環境、純然的勇氣與意志力造就的,而非靠這些課程就能夠產生。領導力課程只能教授技巧,無法塑造個性或遠見;實際上他們也沒試過要教你這些。但發展個性和遠見,是把自己塑造為領導者的最佳方式。
《卓越領導者的修練學:關鍵十策略,從收服人心到駕馭環境,思維完全躍升的實戰聖經》
作者: 華倫.班尼斯 Warren Bennis
譯者: 劉佳澐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2/11/09
作者簡介
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
被稱為「領導學之父」,地位與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相當。他一生思索領導本質與變局之間的關係,一再挖掘膾炙人口的領導精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則把事情做對」。
英國管理學大師韓第稱讚他:「最大的天賦在他尋獲意義和訊息的能力,而其他人只看到事情的經過,或是昨日的新聞。」;《經濟學人》、《金融時報》、《彭博商業周刊》都稱他為領導權威,並被《富比士》雜誌指為「領導先師的長老」。他的領導學大師地位也使得他經常被世界級企業及數任美國總統垂詢建議。
華倫.班尼斯至今已有超過30本以上談領導及組織的著作問世,其中2本入選英國《金融時報》50大商業好書之一,包括《領導新論》(Leaders),另一本即為本書,兩書均被譯為全球二十餘種語言。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