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鮑莫爾成本病》為何理髮越來越貴,手機卻越來越便宜?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鮑莫爾成本病》為何理髮越來越貴,手機卻越來越便宜?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管理 | 創新策略

鮑莫爾成本病》為何理髮越來越貴,手機卻越來越便宜?

鮑莫爾成本病》為何理髮越來越貴,手機卻越來越便宜?
隨著科技進步,出現手機越來越便宜、理髮卻越來越貴的「鮑莫爾成本病」現象。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謝佩如
管理知識內參 2021/07/24
摘要

1.鮑莫爾成本病是指,手機、汽車等的價格隨著科技發展、經濟成長持續降低,而音樂會、理髮等服務部門的價格卻持續走高的現象。

2.科技進步讓手機、電腦生產力大增,但沒有改變服務業,餐廳服務生並沒有從一小時服務6桌,變成600桌。

3.「商品」的生產力提高,也提高了「服務」人員的機會成本。若理髮師的薪水沒有隨之提高,理髮師就會改去當軟體工程師,便無人提供服務了。

4.未來科技的主要課題是如何「在服務產業創新」,如教育、醫療、政府機構等,誰能降低服務業人力成本,就可能越有價值。

管理知識內參,做你的線上MBA補給。

什麼是「鮑莫爾成本病」?(Baumol' s Cost Disease)

鮑莫爾成本病是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William Baumol)提出的現象。他把經濟分成兩大部門後發現:商品部門的價格隨著科技發展、經濟成長持續降低,而服務部門的價格卻持續走高。

例如,冰箱、空調、洗衣機、手機和汽車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但同時,聽一場音樂會、講座的價格卻越來越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鮑莫爾成本病」給管理者的啟示

30年前,在樓下的髮廊剃頭,最多30元;買一隻電子手錶,要價1200元。但今天,我們去樓下剪頭髮,理髮師剪沒幾下,就要收500元;網購一隻電子錶,卻只要600元。

為何有的東西變得越來越貴,有的東西卻越來越便宜?該現象叫做「鮑莫爾成本疾病」。

經濟學人資深編輯萊恩.艾文(Ryan Avent)解釋,隨經濟與科技發展,有些產業的生產力提高許多。例如,汽車業學會以低成本做出更高品質的汽車,同時製造出更多汽車 。

但對於服務部門而言,餐廳服務生並沒有從一小時服務6桌,變成600桌;理髮師也沒有辦法同時幫6個人理髮;牙醫師還是一次只能埋頭處理一張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因為生產力大增,商品產業的報酬因此提高;若弦樂師的報酬沒有隨之提高,弦樂師就會改去當軟體工程師,那就沒有人要表演弦樂了。

換言之,「商品」產業的生產力提高,也提高了「服務」業人員的機會成本。因此服務業的報酬必須提高,才能留住人,就像是今天的弦樂四重奏與100年前相比,生產力沒有差別(表演一首莫札特的曲子所耗費的時間是一樣),但今天的弦樂師薪水卻比100年前高。

因此,在這些生產力成長緩慢或甚至沒成長的服務業,薪資通常也會逐漸上漲,也就反映在售價上。

「鮑莫爾成本病」有哪些實例?該怎麼避免?

在生活週遭,你是否感受到「平行世界」的矛盾?

一方面科技產品功能越來越強,價格卻持續降低。電視越來越大、手機越來越快、影片與音樂選擇越來越多、衣服也越來越便宜,生活有更多選擇,讓我們感到越來越富裕。

然而,另一方面卻覺得匱乏。買東西變便宜,修東西越來越貴,洗髮精越來越便宜,剪頭髮越來越貴等,此外,家長們的教育帳單也不斷變厚,學校、才藝班、保母、家教等。

失衡的原因之一,和「鮑莫爾成本病」有關。

那麼,究竟該如何避免鮑莫爾成本病?

雖然鮑莫爾認為,成本病根本無法治愈。而且在未來30年,和生活品質有關的服務將會變更昂貴,而批量生產的商品將會變得越來越便宜。

不過,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機器人很可能將取代部分工作,這意味著技術將使商品的生產效率繼續提高,與此同時,也有機會改造服務部門。

因此,未來科技的主要課題是如何「在服務產業創新」,如教育、醫療、政府機構等,誰能降低服務業人力成本,就可能越有價值。

但畢竟,有些工作機器難以取代,大部分人不會樂意花千元去聽機器人演奏的音樂會,「鮑莫爾成本病」恐怕難以根治。

人工智慧 手機 AI 鮑莫爾成本病 成本疾病 管理 理髮
管理知識內參
管理知識內參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管理知識內參,做你的線上MBA補給。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念管理學院、拿MBA學位,但每個人每天都在職場中經歷各種管理實務。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管理知識內參」專欄,每周兩天,為你整理一個管理理論,做你管理實務的線上MBA知識補給站。

5分鐘,幫助你在管理的修煉之路上,天天精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