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登門檻效應》如何讓員工自願完成更高難度的任務

管理知識內參,做你的線上MBA補給。
什麼是「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是一種說服人們同意特定行為的策略。它的原理是:如果人們先答應你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請求」,之後再提出比較重要、較難以令人一口答應的要求,對方會有比較高的機率同意。
所以這個效應又稱為「得寸進尺」效應。
為什麼人們會在同意小請求後,更容易同意較高難度的要求呢?一種解釋是,人們害怕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是善變的,他們想建立出的形象是一致性的,所以通常在答應別人的初始要求後,會很難拒絕下一個請求。
這樣的技巧常被作為一種推銷手法。譬如,銷售人員先跟潛在客戶「小聊天」,可能是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忙尋找特定商品。一旦客戶參與對話,他們會發現接下來很難拒絕銷售人員的其他請求,例如花時間聽產品解說。
「登門檻效應」給管理者的啟示
當管理者要下屬做高難度的任務時,可以先指派類似性質、但難度較低的任務給他,也不用訂下太嚴苛的目標。過程中,當下屬完成一個小目標時,管理者就能給予鼓勵,並逐步提出更高難度的任務要求。這樣做的好處是,下屬不僅越來越進步,而且也會更有信心,進而影響他的表現。
「登門檻效應」有哪些實例
在網路行銷方面,也常見企業使用「登門檻效應」技巧。
例如,線上店家會先提出小要求:請造訪用戶提供電子郵件信箱。之後店家再列出瀏覽過商品頁面的用戶名單,並下調產品定價,透過郵件寄送促銷廣告給這群潛在的消費族群,為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完成更高難度的動作,也就是購買商品。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使用這樣的技巧,讓他的線上捐款轉換率提升了5%!
負責歐巴馬在線上行銷活動的公司,只做了1件事,就是改用「多步驟」的網路捐款表格,替代落落長的資料填寫表格。

在「多步驟」形式的表格裡,造訪用戶會先選擇「捐款金額」,其他資料填寫則是在下一步頁面才會顯示。
奇妙的是,改成這樣的表格形式後,捐款轉換率竟提高5%!其實背後原理就是「登門檻效應」:
當用戶確認點選某個捐款金額後,他們其實已經答應了一個小要求、一個不痛不癢的小承諾,而這個承諾,就是讓他們維持「一致性」的鉤子。這些用戶現在有更高的機率,繼續填完整份捐款表格。
現在你已經知道「登門檻效應」為何這麼有效,你也能將這個心理學技巧應用在管理、行銷。
核稿編輯:林易萱
管理知識內參,做你的線上MBA補給。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念管理學院、拿MBA學位,但每個人每天都在職場中經歷各種管理實務。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管理知識內參」專欄,每周兩天,為你整理一個管理理論,做你管理實務的線上MBA知識補給站。
5分鐘,幫助你在管理的修煉之路上,天天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