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反思如何與中國車競爭,福特CEO透露試開小米SU7半年:捨不得放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為反思如何與中國車競爭,福特CEO透露試開小米SU7半年:捨不得放手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為反思如何與中國車競爭,福特CEO透露試開小米SU7半年:捨不得放手

為反思如何與中國車競爭,福特CEO透露試開小米SU7半年:捨不得放手
美國福特汽車CEO法利將小米稱為「行業巨頭」,而且是一個「比汽車公司更強大的消費品牌」。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林宸誼
聯合新聞網 2024/10/25
摘要
  1. 福特CEO法利親自體驗小米電動車6個月後大讚,認為小米已成為比汽車公司更強大的消費品牌。
  2. 法利表示訪問中國就像是頓悟,他認為中國電動車市場不僅快速發展,還擁有成本優勢和技術領先地位。
  3. 面對中國車廠的競爭優勢,福特已組建秘密研發團隊,計劃開發更小、更實惠的電動車平台以求轉型。

美國福特汽車CEO法利(Jim Farley)透露,過去6個月裡他一直在駕駛從中國進口來的小米電動車,並直言現在不想再去開原來的車了。

Fast Company報導,在本周發布的Fully Charged播客中,雖然法利與主持人盧埃林(Robert Llewellyn)都剛從巴黎車展回國,但寒暄過後,交流的主題很自然地轉向中國電動車產業,以及作為汽車行業的傳統贏家如何應對電動車轉型的浪潮。

法利表示,電動車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增長的勢頭並沒有改變,正在劇烈變化的是行業內的贏家和輸家。而且發生變化的不只是汽車行業,而是全球工業製造業的版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訪問中國、開中國電動車就像是頓悟時刻

法利指出,就在美國人想著如何電氣化結構和軟體賦能的時候,中國電動車市場已經開始細分,增長最快的市場是能跑長途的增程式混動,而且中國還有成本優勢。這也在改變全球市場和消費者的品牌偏好。

法利介紹稱,當一項新技術落地時,會有一場針對成本的考驗。如同當年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T型車(Ford Model T,俗稱Tin Lizzie、Flivver)一樣,成本低的一方將有機會把車賣給高成本市場。

法利表示,自己過去2年裡2次訪問中國,對他來說就像是「頓悟」時刻。他感慨稱,在西方國家大家一直都在討論蘋果汽車,但「中國蘋果」(小米)造的車已經上路了,現在每個月都能賣出1到2萬輛,連著6個月售罄。

法利將小米稱為「行業巨頭」,而且是一個「比汽車公司更強大的消費品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透露,福特從上海出口一輛小米SU7送到芝加哥,他現在已經開了6個月了,根本不捨得撒手。

意識到很難和中國車競爭⋯福特開發更經濟實惠的電動車

作為曾經率領豐田打垮美國本土汽車巨頭的行業領袖,法利也表示,作為親歷者,他知道當年「底特律三巨頭」是如何毫無計畫,現在得想辦法避免重蹈覆轍。

法利是在2023年初首次訪問中國。當時他與CFO勞勒體驗了一把合作夥伴長安汽車的電動SUV。2人在測試跑道上全力測試後,「沉默不語」的坐在了一起。

隨後勞勒發話稱:「法利,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些傢伙正在領先我們」。

法利表示,在意識到「福特這個機構很難與比亞迪競爭」後,公司轉向開發更小、更實惠的汽車。所以他們決定建設一個「從零開始的秘密研發團隊」,招攬來自特斯拉、蘋果、Rivian、Lucid的人才,正在開發一種「最高效的電動車平台」。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比經濟前景更重要!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憂「第三次世界大戰已開打」
學者羅奇從經濟政策看美選 關稅和保護主義只帶來傷害
美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升至6.5兆美元創新高 專家估遲早破7兆美元
日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暗示下周不升息:還有時間考慮下一步舉措

責任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台北捷運五大熱門站,消費力強勁!您最常去商圈消費的類型是?
台北捷運中山、北門、國父紀念館、南京復興及松山5大站,不分平假日皆展現強勁消費力。國父紀念館站受惠於誠品松菸、大巨蛋開幕,平假日停留超過30分鐘人潮近7成。
1. 百貨購物與時尚服飾
2. 餐飲美食與咖啡輕食
3. 藝文娛樂與休閒活動
4. 交通通勤與生活日用品
5. 住宿與商務洽公相關消費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北市新黃金商圈成形!不只中山站,這4站不分平假日消費力都強勁
福特 比亞迪 電動車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展開箭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