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故宮、中正紀念堂、九份⋯台灣旅遊景點數十年如一日!日本人給台灣旅遊的良心建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故宮、中正紀念堂、九份⋯台灣旅遊景點數十年如一日!日本人給台灣旅遊的良心建議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故宮、中正紀念堂、九份⋯台灣旅遊景點數十年如一日!日本人給台灣旅遊的良心建議

故宮、中正紀念堂、九份⋯台灣旅遊景點數十年如一日!日本人給台灣旅遊的良心建議
在旅遊資訊發達的時代,觀光地也需要更多樣化,但從旅行社針對日本人的廣告來看,現在台灣旅遊還是以故宮、中正紀念堂、九份這3個景點的組合為主,沒有新的台灣魅力。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野島剛
精選書摘 2024/08/21
摘要
  1. 從日本政府的統計資料來看,日本人旅遊目的地的選項,台灣越來越比不上韓國。
  2. 過去日本人有「去台灣很便宜」的印象,但日圓貶值、台幣升值已讓台灣旅遊不再便宜。
  3. 除了價格因素,日本人對台灣旅遊景點和美食的印象仍然很不足,有待台灣加強宣傳或推廣。

台灣在2023年提出了訪台外國觀光客要達到600萬人的目標,訪客數字正在增加中。但是,我所認識的旅遊業者卻告訴我,「日本的訪台人數並沒有那麼順利成長」,這令我有了不祥的預感。我立刻查詢相關統計。

依據訪台外國人的國籍地區分類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1~6月到訪台灣的日本人是32萬人,排行第二,僅次於42萬人的港澳,表面上看來並沒有那麼差。但令人在意的是,與排行第三、31萬人的韓國差距不大。

接下來,我查了疫情前的2019年統計資料,這一年日本訪台人數創新高,達到216萬人,韓國為124萬人、港澳則是176萬人,都遠低於日本。對此我忍不住疑惑,難道日本人不再像疫情前那樣來台灣旅遊了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驗證我的疑問,我繼續查詢了日本政府的統計資料。疫情前的2018和2019年,從日本到韓國與台灣旅遊的人數比例大約都是3比2;但是,2023年5月份的資料顯示,赴韓人數是18萬3000人,赴台卻是7萬7000人,比例約5比2。

日圓貶值、台幣升值,台灣旅行不再便宜

受日圓貶值的影響,從前日本人出國熱度並不高,最近海外旅行的人數正逐漸回復中。在這樣的狀況下,能確定的是,相較於前往其他國家,到台灣旅遊的回復力道可能有所疲弱。

我自己每天看日本媒體報導的感受,也是去韓國旅行多於台灣。這或許和日韓政府間的關係正逐漸改善有關,但原因應該不只如此。對日本人來說,旅遊目的地的諸多選項中,台灣的地位可能面臨危機。

日圓貶值和台幣升值,無疑是重要原因。費用高漲的原因還有機票,燃料稅上漲,使機票有時高達10萬日圓,過去來回台北只要5萬日圓以下,旅行達人善用廉價航空,更可能把價格壓到3萬日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整體而言,到台灣旅遊確實變得昂貴。過去「去台灣旅行很便宜又容易」的印象,也使這種漲價的感覺更強烈。

以前在台灣吃午餐,花台幣100元就可以吃得很飽,但最近即使是平民小吃也要150元。不僅如此,台幣150元原本大約等於500日圓,現在卻變成700日圓。700日圓的午餐,已經和在日本吃的價格差不多了。

或許台灣人會想,「就算變貴了,如果在台灣玩得開心不就好了嗎?」但我有點擔心,台灣是否是個能享受「高檔旅行」的地方。

台灣旅遊魅力在哪?

從旅行社針對日本人的廣告來看,現在還是以故宮、中正紀念堂、九份這3個景點的組合為主,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積極開發新的台灣魅力。

實際上,對旅行業者來說,要變更觀光路線既麻煩又增加成本,導遊和司機也不喜歡這種變動。故宮和中正紀念堂容易停靠巴士,九份也已經建設好適合觀光客的設施。

不過旅遊資訊發達的現在,觀光地也是需要多樣化的。日本過去是以東京、大阪為主,之後才加上北海道、九州,如今東北和北陸地區也非常受歡迎。我現在正放暑假,在避暑勝地日光寫這篇文章,這裡也充滿了來自台灣、香港、歐美的訪客。

說實在,台北這10年來並未開發出新觀光資源,反而中南部變化很大。善用往高雄、台南、台中的高鐵,「遠離台北」的觀光趨勢,應該更積極的推廣。

台三線的客家文化、桃園的兩蔣園區,再加上日月潭的3天2夜組合就很不錯。到宜蘭參觀蘭陽博物館、噶瑪蘭酒廠,享受礁溪溫泉與南方澳海鮮,也是能吸引日本人的行程。

對於台灣的飯店,我也想提出一點意見。漲價沒問題,但有些飯店服務和設備卻沒有跟上,餐廳和咖啡廳的菜色也不夠認真,沒辦法好好在飯店享受。

台灣美食除了小籠包還有什麼?

基於政治上的理由,目前日本人去中國或香港的意願不高。因此,如果對日本人宣傳「想吃中式料理就去台灣」也不錯。台灣有許多浙江菜、湖南菜、東北菜、四川菜等品質不輸台菜的美食,這是因為戰後外省人遷移至台灣,把中國各地的菜式帶進來的緣故。

但是,日本人來到台灣,除了「小籠包」,並不知道還可以品嘗到其他中式料理。明明還有這麼多美食,大家卻錯失了機會,問題重點在於旅遊資訊,這一類的美食資訊宣傳力道是不夠的。

事實上,在日本到處都可以吃到小籠包,卻沒有美味的龍井蝦仁或鱔糊。台灣有著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若能多宣傳這一點也很好。

另外,推廣運動旅遊也是有商機的。台灣有許多高聳的名山,但是缺乏像富士山一樣能輕鬆登頂的基礎設施。

騎自行車環島旅行也在日本逐漸打開知名度,我就常常被問到「騎自行車環島需要準備些什麼?」另外,也有不少日本人到台東或屏東衝浪。台灣擁有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發展運動旅遊。

台灣旅遊如何吸引日本人?

而日本人本身也有問題。在日本,擁有護照者僅20%,台灣則是60%。如何提高辦護照、出國旅遊風氣,是全民課題。

許多人覺得用英語旅行很困難,幸好台灣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用日語溝通的,台灣人也習慣應對日本旅客,「日本人第一次出國旅遊要選台灣」,也是很有效的宣傳方向

我熱切希望訪台的日本人能持續增加,正因為如此,台灣旅行必須在「划算的週末旅遊」之外新增更多附加價值。

既然過往花費5萬日圓的台灣旅行上漲到10萬日圓,那只要讓人覺得這個漲幅是值得的,就沒問題了。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台灣超越日本,真的嗎?

書籍簡介

《台灣超越日本,真的嗎?鳳梨、便當、台積電,台日社會文化多樣交流的觀察與思索》

作者:野島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8/06

作者簡介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資深媒體人、作家。1968年出生,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期間,曾赴臺灣師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1992年畢業後,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擔任駐新加坡、臺北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2016年開始自由作家生涯。著有《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時報)、《伊拉克戰爭從軍記》、《兩個故宮的離合》(聯經)、《謎樣的清明上河圖》(聯經)、《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台灣十年大變局: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聯經),以及《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聯經)、《故宮90話》(典藏藝術家庭)等多部作品。在臺灣《蘋果日報》、《天下雜誌》、《報導者》、《轉角國際》等有專欄。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觀光 旅遊 日圓 日本 台灣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