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讓東京夜生活消失的,不只缺工、高成本!還有一「關鍵原因」

1.自2020年疫情爆發之後,東京許多24小時營業的連鎖速食店、咖啡廳都縮短營業時間。至今,這些商家的營業時間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常態。
2.店家提早打烊的主要原因包含人力不足,物價、薪資成本、水電費調漲,造成營運成本飆升,而且夜間時段的來客數沒有因為疫情解封而增加。
3.從人口結構來看,夜晚最活躍的20~30歲族群人數明顯減少,加上網路通訊工具的發達,讓年輕人不需在晚上找可以實體聚會聊天的地方。
位在新宿歌舞伎町的東急歌舞伎町塔樓,從2023年4月開幕時,就高舉活化東京的夜生活經濟圈的旗幟,但是它真的做得到嗎?
最近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宣布,要強化管理東急歌舞伎町塔樓前廣場夜晚聚集的學生,以及遊民問題,不禁讓人思考,後疫情時代的日本夜生活經濟是否真的能恢復?
自2020年疫情爆發之後,許多24小時營業的連鎖速食店、咖啡廳都縮短營業時間。即便到了疫情平息後的2023年6月,恢復常態營業的大型連鎖居酒屋,數量跟疫情前的2019年6月相比,只恢復了不到8成。
澀谷曾有多家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現在也只開到晚上10點就打烊。另一個不夜城新宿的狀況也沒有比較好,晚上11點,大部分的店家都直接拉下鐵門。提早打烊的,不只是餐飲店家,連為了便民的郵局24小時窗口,現在也只開到晚上9點。
為了因應2024年4月啟動的新勞動工時計算標準,過去經常出現在日劇上的「深夜急行巴士」:東急巴士、京王巴士,以及國際興業巴士,也紛紛宣布減班或停開。
夜間營業的成本太高,老闆們難回收
明明該因為解封而重新復甦的夜生活,為什麼會持續衰退呢?主要原因包含人力不足,物價、薪資成本上升,再加上夜間營業的水電費也在調漲,造成營運成本飆升。而且夜間時段的來客數沒有因為疫情解封而增加。在赤字壓力下,店家也就不得不取消深夜營業時段。
其實日本餐飲縮短營業時間,早在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後就開始,兩家知名的24小時營業的家庭餐廳:樂雅樂集團、雲雀餐飲集團,已逐年減少24小時營業的分店數量。直到2020年4月,這兩大餐飲集團的24小時營業門店已經全部歸零。
麥當勞從2006年開始全面導入24小時營業的門店,到了 2013年在日本全國有超過1800家分店都是24小時營業,但是這個數字從2014年開始下滑,到了2015年日本全國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門店只剩下819家,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下降中。
網路崛起後,新世代的聚會模式改變
從人口結構來看,夜晚最活躍的20~30歲族群人數明顯減少,加上網路通訊工具的發達,讓年輕人不需在晚上找個可以實體聚會聊天的地方。
1971年~1974年出生的世代,是帶動24小時營業的主流客群,但現在這群人都已年近50歲,他們反而集中在白天時段的連鎖咖啡店消費,這些大型連鎖咖啡廳提供電源、Wi-Fi,符合他們遠端辦公的需求。
這群人一坐就是一整天,對大型連鎖咖啡廳而言是個惱人的問題。像是Tully’s Coffee等店家,會在客流高峰的中午時段,放置一張90分鐘離席的時間卡,提醒消費者的用餐時間,時間到的時候就要自主離席。
不過,也並非所有店家都採取縮短營業時間的策略,有些店家導入機器人送餐服務、改用無人商店模式,試著節省人力、降低成本,繼續維持24小時營業。但這些店家還只是少數,畢竟日本人口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實因素下,實際消費的來客數還是成長有限。
大約2013年底,東京都政府為了提振夜間經濟,選定每週五的夜晚,在六本木與涉谷之間試辦全夜無休的公車路線。但由於乘客數量持續低迷,這項營運計劃不到1年就宣告終止。
隨著日本國境解封,入境的外國旅客再次回升,旅遊產業似乎要回到過去的榮景。無論東京或大阪,都再次提出夜生活經濟圈的構想。但這些城市真的適合大規模的推動夜間觀光經濟嗎?確實是個令人困惑,而且很難找到答案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科技匪諜戰在台上演!台積條款入國安法、2000個探員全台「獵狼」大揭密
在日本十年的新聞記者特派經驗,走遍了日本1都、1道、2府以及43縣,目前用心於日本與台灣的地方創生事業,帶領台灣學生與日本地方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曾任熊本縣觀光推廣大使,並且在各大學進行觀光經濟以及地方創生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