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滴滴App被北京下架!中國把企業數據「收歸國有」,恐引兩大後座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滴滴App被北京下架!中國把企業數據「收歸國有」,恐引兩大後座力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滴滴App被北京下架!中國把企業數據「收歸國有」,恐引兩大後座力

滴滴App被北京下架!中國把企業數據「收歸國有」,恐引兩大後座力
中國政府開鍘「滴滴出行」。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商周頭條 2021/07/05
摘要

1. 滴滴出行剛在美國市場IPO,就被中國國家網信辦以資安問題為由,在中國下架滴滴App,顯示北京欲掌握數據的野心。

2. 不僅國內科技公司,中國高層也要求國外企業向政府公開用戶數據、限制資料流出境外。《數據安全法》合理化制裁行為,卻可能阻礙科技產業發展。

3. 日本軟銀是滴滴第一大股東,股價因此遭到波及。專家擔心,這恐怕導致外國金主減少對中投資,國內科技巨頭也紛紛出走。

繼阿里巴巴之後,中國又一科技巨頭遭政府監管機關開鍘!7月4日,中國國家網信辦以「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訊息」為由,要求應用程式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禁止新用戶註冊,並進行安全審查。

外界都沒料到,6月29日,滴滴才在美國市場IPO(首次公開募股),便馬上被自家政府盯上。滴滴副總裁李敏對此澄清:「和眾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一樣,滴滴國內用戶的數據都存放在國內伺服器,絶無可能把數據交給美國。」但,就算滴滴強調並無違規行為,恐怕還是難逃北京當局的掌控。

突如其來的下架行動,不只透露出中國欲將網路科技公司數據「收歸國有」的野心,恐怕也為外來投資帶來負面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民營部門的數據應視為「國家資產」

北京為何打壓網路公司?《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高層開始意識到,民營部門收集的數據在本質上應視為國家資產,因此可以根據政府需求,加以利用、限制。」這些需求包含管理金融風險、追蹤疫情發展、支持國家經濟優先政策,或監控罪犯及政治對手。

此外,科技公司的勢力越加龐大,並掌握越多個人、企業的數據資料,領導人因此擔心,會形成另一權力中心、威脅共產黨地位。為了「合法化」干預民營企業的行為,中國政府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數據安全法》,並宣稱能「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保護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然而,法律專家認為,含糊的用詞、標準恐怕只是給予政府更多機會,以控制企業。北京當局開始強硬要求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抖音母公司)等科技巨頭,向政府開放在社群平台、電商等獲取的用戶數據。

除了本國企業,國外企業也遭北京鎖定。中國官員擔心,與國外商業夥伴共享數據,會損害國家安全,因此北京要求外資「數據本土化」。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開始,這已成為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開業的先決條件。花旗(Citigroup)、貝萊德(BlackRock)兩間美國公司已同意北京要求,並取得營業許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市場商機龐大,蘋果、特斯拉等科技巨頭恐怕也難敵誘惑。早在2017年,蘋果就已經在貴州成立數據中心。5月,《紐約時報》報導,蘋果向北京讓步、給予中方聘請的員工實際操控權,因此當局能取得中國用戶的iCloud資料,包括照片、聯絡人、行事曆、位置、電郵等數據;特斯拉也證實,已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在中國市場的相關銷售數據,都將儲存在中國境內。同時,中國國家網信辦也規定,禁止電動車製造商傳送用戶資料到海外。

這些限制數據的行為引來疑問:北京是否阻礙科技進步?特斯拉若不能回傳數據回美國,恐怕錯失用AI演算法分析資料、改善車輛的機會。同時,這些數據是辛苦研究的成果,政府強迫交出數據,恐怕會降低企業投入的誘因。

錢有去無回,外國金主恐減少對中國投資

由於中國當地金融管制嚴格,一般新創不易從既有管道取得資金,因此外國資金無疑是中國企業的一大助力,例如阿里巴巴的第一股東是日本軟銀集團、第二股東則是美國Altaba(前身為雅虎)。但,如今科技公司面臨中國政府監管、制裁,投資人與外國金主卻成為最大受害者。

《彭博》報導,滴滴慘遭下架消息一出,7月2日在美國市場的市值一度下跌11%,公司也預計將對其中國市場的營收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日本軟銀集團在滴滴的持股超過20%,同樣是第一大股東,股價也受到波及,7月5日,其在日本股市一度大跌超過6%,是5月份公布財報以來的最大跌幅。

對此,香港開源資本(Kaiyuan Capital)首席投資官Brock Silvers表示:「這對投資者非常不公平。」北京一紙命令,就能讓科技巨頭上市瞬間喊停,甚至直接下架。投資的錢有去無回,若外國金主因此減少投資,對中國未來的科技網路產業發展,也只是有害無益。

《商業時報》(Business Times)報導,中國政府限制企業發展,也讓國內科技巨頭開始出走到新加坡。星國與中國文化相近、語言互通,並且態度相對中立、以外貿為導向,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相繼在新加坡投資房地產、設立區域總部、或廣招人才。

可見,北京當局若繼續喊著「維護國家安全」的口號,監控、打壓科技公司,導致內、外資出逃,最後反而會打到自己。

參考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The New York TimesBloombergBusiness Times

核稿編輯:田習如

科技 數據 中國 外資 滴滴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