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世界經濟論壇:5年後,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世界經濟論壇:5年後,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世界經濟論壇:5年後,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

世界經濟論壇:5年後,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
展覽上的工業自動化設備。 (攝影者:陳宗怡)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10/21
摘要

1.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報告指出,疫情加速企業採用新技術,超過50%雇主想用自動化取代公司裡的某些職位,這將導致2025年全部工作裡一半將由機器代勞。

2. WEF羅列,諸如會計、財務分析師都在需求逐漸萎縮的工作行列裡。疫情、數位轉型夾擊下,有一群勞工可能成為結構性失業者。

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3個月前在5G論壇上曾提及,台灣防疫做太好,可能錯過轉型。因為當外國企業已經遠距工作、遠距會議半年以上,台灣卻如疫前一樣正常進公司上班。

世界經濟論壇(WEF)日前發布報告,對全世界橫跨各產業調查發現,受調公司都正在加速採用新技術,除了雲端計算、大數據和電商早已是大勢所趨,還有另外3個新趨勢,躋身大多企業2025年前主要想要採用的行列:加密貨幣與網路安全、非人型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其中,比起2018年的調查,想在2025年前施行加密貨幣與網路安全的公司比例大幅上升29%,正是因為遠距工作盛行,如何安全營運公司業務和資料的問題也浮上檯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5年全世界一半工作由機器代勞

另外,人工智慧未來採用率比2年前增長8%,使用無人機、工業用機器人等非人形機器人則成長10%。WEF進一步指出,超過50%雇主正在試想用自動化取代公司裡的某些職位,加總來說,疫情加速「機器人革命」,上千萬人類勞工的工作岌岌可危。

目前,全部的工作中,有1/3由機器代勞。2025年--僅僅5年後--這個數字就會成長為1/2;在勞動的領地上,人類和機器將平分秋色。

2025年前,將有8,500萬個工作因此被淘汰。這並不代表人類可以做的工作數量將一路下跌,實際上,2025年前,也會產生9,700萬個新工作。可以預期的是,首當其衝的依然是重複性的、行政相關工作,據調查,2025年前,這些工作佔總體工作的比例將從15.4%下降為9%。相比之下,數據分析師、數位轉型專家、機器人工程師等新興工作的佔比將從7.8%上升為13.5%。

從未來徵聘需求縮減最多到較少,WEF整理需求呈減少趨勢的工作如下:資料輸入人員,行政祕書,會計、簿記和薪資文書人員,組裝廠工人,行政經理,客服,營運經理,機械維修人員,物料紀錄和庫存管理人員,財務分析師,郵政服務人員,銷售代表,客戶經理,銀行出納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勞工將陷入疫情、技術更迭雙重「結構性失業」威脅

WEF警告,這代表,許多員工將面臨雙重威脅,疫情使經濟停擺,又促使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用自動化機器取代人力,這些人可能因此被拋下。

WEF高管扎西迪(Saadia Zahidi)指出:「這加劇了勞動力市場上現有的不平等現象,扭轉了自2007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就業增長。」對企業來說,這場疫情是化危機為轉型的良機,對員工來說也是,只不過,這還需要來自企業和政府的鼎力培訓協助,才能避免許多人陷入結構性失業困境。

(參考來源:WEF 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0BBC

核稿編輯:林易萱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風暴,您認為台灣企業最應優先採取的應對策略是?
1. 美國市場需求的變化與客戶反應
2.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分散風險
3.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差異化
4. 調整產品組合,例如成本、通路等
5. 爭取政府的協助與補貼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失業 機器 自動化 工作 疫情 世界經濟論壇 數位轉型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