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曾左右總統大選、更能影響國際法庭判決…美國禁微信,其實很有道理?

1.2019年澳洲總統大選,微信成為兩大黨「新政治擂台」,不只能方便候選人與華裔選民對話,更是「中國俱樂部」遊說團的大本營。
2.微信雖然方便,但澳洲政府對於其使用規範卻無權可管。即使在澳洲,微信仍必須遵守中國法規,特別是共產黨的審查,同時還要扮演好中國政權宣傳媒介的角色。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微信禁令」,禁止與中國貿易往來的美國企業使用通訊軟體微信(Wechat),並禁止美企與微信母公司騰訊進行任何交易,此項禁令將於20日生效。
對一般人而言,微信就是匯集多個功能、方便好用的通訊軟體,川普禁令看似只是「不給通訊」,但從2019年澳洲大選來看,禁用微信的意義其實遠大於此。
「大家好,我是比爾.薛頓(Bill Shorten),非常歡迎您提出看法與批評,並告訴我六週後的大選您會投票給工黨的原因。」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澳洲即將在5月18日進行投票的聯邦大選競選活動剛開始,反對派領袖透過鍵盤發出第一則訊息。那天,薛頓在他的微信(WeChat)帳戶進行一場直播問答活動,有500人參加(這是微信群組人數的上限)。創建直播的團隊說:「這就像議會質詢一樣。」
由於微信訂閱者大多都來自中國,所以幾乎都以中文和這位澳洲政治人物溝通。其實,薛頓並非第一個使用中國社群網站的工黨高層。在他之前,前任工黨領袖凱文.拉德(Kevin Rudd),在2013年擔任澳洲總理時已經先在微信開設帳號。在對手陣營裡,自由黨總理史考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特別選在2019年2月1日中國農曆新年時,在微信上向居住在澳洲的華裔民眾拜年。
兩大政黨陣營互相較勁,澳洲新的政治擂臺賽不在臉書或WhatsApp,而是在微信。它是由騰訊(Tencent)總裁馬化騰於2011年創立的社群網站,現已成為中國最強大的通訊工具之一,每月超過10億用戶。透過微信,大家可互傳訊息、影片或照片,也可用來購物、支付員工薪資或預訂火車票。多功能合一的應用程式,讓它在中國及海外華人圈大受歡迎。
在全國2,500萬人的澳洲,2019年約有150萬個微信帳戶。它的用戶主要是華人圈(估計有12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但在某些特定選區占10%至15%的選民人數)。
微信如何左右選情?透過微信平臺,大家可以更了解薛頓和其競爭對手莫里森關注的議題。但中國的社交媒體是一把雙面刃。雖然透過它能方便和華裔選民對話,但澳洲政府對於其使用規範卻無權可管,因為微信不是普通的社交網路。即使在澳洲,微信仍必須遵守中國法規,特別是共產黨的審查,同時還要機靈的扮演好中國政權宣傳媒介的角色。
2016年,海牙國際法庭就南海紛爭,做出不利於中國的判決,隔日,在短短數小時內,澳洲華人就利用微信,動員組織抗議該判決的示威活動。2019年春季,微信突然大量散布澳洲大選有關消息,並再次引起人們懷疑中國藉此進行政治干預。
北京觸角四處延伸,各地毫無喘息之日
類似指控過去也發生過。自2015年以來,(澳洲首都)坎培拉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已從蜜月期進入冷戰期。澳洲向中國敞開大門,驚覺中國觸角已延伸到全國各個領域時,已經有些遲了。
首先是政治領域。多年來,中國持續捐款給澳洲兩大政黨,以利遊說澳洲政府。穿梭其間的中間人多為華裔澳洲人,他們與中國政權關係良好,負責在澳洲組織募款餐會和動員僑民。
在經濟方面,中國人在被譽為袋鼠之國的澳洲,就像在自家一般。自從中企登陸澳洲以來,投資項目遍及澳洲各行各業,包括農場、房地產、礦業。2018年,中國在澳洲累積資產達到1,050億美元。在不動產方面,中國投資者擁有澳洲數百萬公頃的土地。
2016年,上海中房置業有限公司與澳洲最有錢的女富豪,聯合收購澳洲最大的牧場。該牧場位於澳洲內陸,面積相當於奧地利,擁有18萬5千頭牲畜。更往南,離阿得雷德(Adelaide)不遠,在著名的巴羅莎(Barossa)山谷的棕櫚樹和尤加利樹下,我們聽到越來越多人說著中文。該地區十分之一的葡萄酒莊是中國人經營的。
這股投資熱潮將中國推升至澳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占出口額三分之一,遠超過澳洲向日本、美國、韓國和印度累計的銷售總額。這說明中國在澳洲經濟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除了出口和投資收入外,坎培拉政府還可以寄望12萬5千名的中國學生,他們每年繳交的學費達70億歐元,占該國大學預算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觀光客就更不用說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到澳洲鄉下享受當地風土民情,或是去塔斯馬尼亞(Tasmania)逗逗小袋鼠。最重要的是,中國觀光客口袋滿滿。2018年,有130萬人次的中國觀光客在澳洲酒店、飛機和餐廳消費,為澳洲經濟貢獻了83億美元。
這些來自中國人的龐大收入,說明澳洲領導階層的難為之處,在面對公眾對北京的批評聲浪中,他們仍需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但該國的情報機構嚴正指出,必須遏止中國影響力在澳洲繼續發展,澳洲對這條亞洲巨龍依賴的程度將招致風險。尤其是中國對澳洲的控制已遠超出傳統的經濟管道,舉凡研究實驗室、孔子學院、中澳媒體或敏感的科技和電信產業,無一不是中國作為遊說的管道。
早在2015年,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SIO)便發出警訊,提醒澳洲政治人物,有某些華裔澳洲富商和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澳洲情報局嚴密監控。2017年,總理麥肯.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公開譴責「外國干預澳洲政治」。
澳洲安全情報組織提交給議會的年度報告說得更直接,但仍未直接點名中國,最後結論:「我們確定有外國勢力在幕後操弄,企圖將澳洲公眾、媒體和政府官員的意見看法,引導至有利於推動該國政治目標的方向。在澳洲的某些民族和宗教團體也受到其祕密行動的影響,目的是壓制這些團體對所涉外國國家的不滿言論。這些國家的行動威脅我們的主權、國家機構的公正和公民權利的行使。」
北京政府反控坎培拉當局損害兩國之間情誼。2017年12月,《環球時報》(Global Times)發表一篇社論,稱澳洲方面的說法是「麥卡錫主義的症狀」(McCarthyism)。澳洲和中國之間,即使已經劍拔弩張,生意還是照常做。最後,澳洲終於決定投票通過新法,規範間諜活動,禁止來自國外的政治獻金,嚴加控管外國投資。坎培拉政府果斷的否決華為參與澳洲網路建設,雖然很清楚這些舉動不僅會惹毛北京政府,在澳洲的「中國俱樂部」(China club)遊說團也必然不悅。
澳洲領導人了解,如果不是因為與中國的貿易蓬勃發展,澳洲不可能躲過經濟衰退而安然度過近三十年。不過,2018年中國在澳洲的投資急遽下降,創近十年新低。究竟是兩國之間冷戰所造成,還是僅因中國經濟放緩?
目前,兩國關係仍然緊繃,但對話並未中斷,最佳證明就是澳洲政客們紛紛開通微信帳戶。中國社群網路是否影響2019年5月的選舉結果?很難說,澳洲「中國俱樂部」的影響力已超越傳統的政治範圍。
2019年5月10日選舉結果出爐,原本即將卸任的自由黨總理莫里森意外獲勝,連他本人都稱之為奇蹟,這項結果證明支持其對手薛頓的中國遊說團不足以動搖最後防線。對北京政府更不利的是,這位澳洲總理在新的任期,將強化華盛頓與坎培拉政府之間的關係,並計畫於2019年9月拜訪美國總統川普。
全球只剩北京標準時間
作者: 艾利克.寇爾, 吉勒.峰丹
譯者: 黃明玲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0/08/26
作者介紹
艾利克.寇爾(Éric Chol)
法國新聞週刊《L'Express》編輯總監。1996年至1999年派駐香港擔任海外特派記者,此後多次報導中國相關新聞事件。與皮耶.得.帕納佛(Pierre de Panafieu)合著《學校的案例》(Cas d’écoles)。
吉勒.峰丹(Gilles Fontaine)
法國商業週刊《Challenges》主編,15年來發表許多有關中國的報導。近期著作《在網路世界,你聽不見自己的吶喊》(Dans le cyberespace on ne vous entend pas crier)。
譯者簡介
黃明玲
桃園客家人。淡江法文系畢業。年過半百,感到人生旅途最辛苦也最滿足的兩件事,是養育三個寶貝兒女和從事法文翻譯。交流信箱:freveline@hotmail.com
責任編輯:李頤欣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