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台灣靠攏的美國陣營將少一位盟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台灣靠攏的美國陣營將少一位盟友?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台灣靠攏的美國陣營將少一位盟友?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台灣靠攏的美國陣營將少一位盟友?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庭瑋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08/31
摘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在他任內改善的美日聯盟關係,並作為亞太地區的穩定力量,卸任後還會繼續維持嗎?

日、美、中、台的緊張平衡關係,會因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而起波瀾嗎?

8月28日,安倍晉三表明因健康因素,將在繼任人選出爐後,辭去首相職位。

近年,亞洲地區因為中美貿易戰,加上中國不斷有動作挑釁,緊張局勢一直加劇,而日本,一直施展著被夾在中美之間的平衡外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日同盟於安倍任內改善,未來能持續嗎?

《CNN》報導,安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多邊主義者」,向來尋求與有相同目標的國家,組成聯盟。在任期間,致力於維護和改善美日同盟關係。他在川普當選後毫不猶豫飛到紐約,成為後者當選後第一位會面的外國領導人。

就算川普退出旨在促進亞太區貿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安倍仍保留與其餘11國的協議:改組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持續採取市場開放策略,但在此同時,安倍同意與川普政府合作,形成一個單獨的雙邊協議,避免日美的貿易摩擦。

根據《路透》,8月31日,安倍更致電川普,表示卸任後,美日聯盟仍會持續。雖然安倍盡可能的穩定美日關係,但面對中國時,他也盡量放軟身段。

安倍是亞洲區的穩定力量,下台後難避衝突

《CNN》分析,安倍作為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是亞洲地區的穩定力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John R. Bolton)28日投書《華盛頓郵報》稱安倍是「日本戰後最重要的領導人」。他稱,安倍面對兩個關鍵問題上的態度尤其重要:中國的長期威脅,以及北韓核武的短期威脅。

在中國問題上,雖然日本因為必須維繫美日同盟,卻又在經濟上與中國有緊密來往,讓安倍不得不走鋼索,在不必激怒中國的情況下,確保美日關係穩定。這點在6月中國通過港版國安法時,表現得很明顯,當時日本政府對北京在香港的行動表達擔憂,卻沒有與美英等國簽署聯合聲明,譴責中國。

在北韓問題上,安倍也堅持不懈地尋求消除其核武、生化武器的計畫。事實上,根據《華盛頓郵報》,在安倍任內,日本可說是採取了最強硬的防守姿態。2015年,他在日本推動通過極爭議的安保修法與改變憲法解釋,讓日本可以擁有集體自衛權,也就是讓自衛隊的海外活動範圍擴及全球,並在美國等盟友有難時可以伸出援手。

日本也發展了新的兩棲部隊,成為美國以外,擁有最多F-35戰鬥機的國家,近期,也在討論是否要購買可以先發制人的導彈。

但是,這段期間安倍一直努力促進日本、印度、澳洲和美國之間的合作,藉此牽制中國在區域內、外謀求霸權,讓「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在他下台後,短期內也不至於全盤覆滅。

雖然,最近亞洲區域並不安穩,中國在東海和南海頻頻動作。例如幾天前,中國就朝向其爭議領土南海,發射四枚導彈,並還讓自家船隻駛入東京管轄的釣魚台附近水域,中日關係緊張。再加上中國對香港的鎮壓及對台灣的威脅,也令人擔心,未來幾年亞洲恐怕避不了重大衝突。

這讓安倍的繼任人選面臨更大挑戰。無論他的接班人是誰,都必須想出日本在世界舞台上的生存之道。《華盛頓郵報》指出,就算未來接班人可能是安倍的副手,但不能保證東京對北韓的堅定立場,和加入美國其他盟國的抗中立場將持續維持。

換言之,在台灣靠攏美國陣營的同時,在區域政治上,很可能得做好,未來少了日本這個強力盟友的準備。

(參考來源:CNNWashington PostReuters

核稿編輯:吳中傑

美日聯盟 日本首相 台灣盟友 安倍晉三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