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講話一板一眼像打字機,卻拼出超預期獲利!IBM的印度裔執行長是誰?

1. IBM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雖衰退但超乎預期,這也是新任執行長奎許納上任第一份成績單。
2. 奎許納上任前,IBM已經連續22季度營收衰退,但奎許有潛力用資深技術背景和敏銳的商業觸覺拯救公司。
3. IBM在雲端市場起步較晚,第二季雲端業務仍然成長緩慢,奎許納則首先從精簡人力下手,大舉裁員千人,要讓IBM變得靈活、聚焦。
老牌科技公司IBM日前公布第二季財報,疫情衝擊下,營收為18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5.4%,但仍超越華爾街預期的177億美元營收。每股盈餘也達到2.18美元,高於預期的2.07美元,使IBM股價在盤後交易大漲6%,今年至今的股價跌幅縮小為1%。
這更是新任執行長阿文德.奎許納(Arvind Krishna)於4月6日正式上任後,繳出的第一份成績單。甫上任就帶領公司殺出疫情重圍,他能夠更進一步、讓褪色的藍色巨人重新躋身科技龍頭行列嗎?
新任CEO用技術腦+商業腦拯救公司
奎許納一上任,就面臨險峻的公司前景。除了疫情衝擊、經濟下滑,IBM前任執行長羅梅蒂(Ginni Rometty)留下來的,是連續22季營收衰退的紅字成績單,這個百年老牌在競爭快速的科技產業中,顯得吃力又辛苦。
而奎許納是最了解公司困境的人,現年57歲的他,整個職業生涯都待在IBM--整整30年,他全程目睹公司的起與伏。現在這位資深員工擔上大任,有何能耐拯救一路下行的公司?
《CNBC》如此形容,奎許納既具備深厚技術背景,但也很有商業頭腦。
實際上,IBM現在想要主力發展的「混合雲」業務,數年來就是由奎許納推動技術進展。接任執行長前,奎許納是雲端運算部門的主管,印度媒體《The Print》報導,奎許納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客戶在私有雲的重要資料,連結至IBM、亞馬遜及微軟等公用雲服務上。
2017年一次例行會議上,他向60多位高管演示了混合雲產品的初代版本,接著他收到的提問是:這個產品什麼時候可以上市?3個月後,奎許納推出混合雲產品。IBM原本錯失公有雲先機,有了這個產品,得以搶進混合雲市場,當時羅梅蒂更稱這將「改變市場遊戲規則」。
奎許納去年以340億美元併購有「開源生態系教主」的紅帽(Red Hat),是IBM歷來最大金額的併購案。這一次財報中,被併入IBM雲端部門的紅帽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17%,分析師評論成長速度非常穩健。
溫和表面、果決行事,一上任就大裁千人
奎許納或許展現對雲端業務的渴望與決心,但矽谷諮詢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創辦人王瑞(音譯,Ray Wang)表示,還需要更強的領導力,才足以吸引顧客捨棄亞馬遜、微軟,改用IBM的產品。
目前來看,許多分析師對這一點抱持懷疑。奎許納說起話來字字一板一眼有如打字機,論調非常「IBM」,《CNBC》報導,奎許納表示:「公司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雲端架構和服務提供者,正處於理想的過度位置...」,《CNBC》評論,這些話都是以前IBM講過的話,也就是說,奎許納給人的感覺很保守。在第二季,IBM雲端部門營收成長3%,比第一季成長的7%還慢。
不過,奎許納或許表面保守、溫和,他在整頓公司、激發競爭力的部分,卻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5月時,奎許納甫上任一個月,IBM沒有對外公布地裁掉千人。《CNBC》此前就指出,IBM在世界各地總共有35萬名員工,是蘋果的2.5倍、Google的3.5倍,是一個龐大又沉重的組織。其中許多員工替企業顧客做根本難以替IBM賺錢的生意,《CNBC》提問,IBM是否該處理此問題?
然後奎許納就大刀一揮處理了。其中就包含替企業顧客做IT外包業務的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s部門,精簡以後,將可省下20億美元成本支出。除此之外,前任執行長屬意的Watson人工智慧單位,因為成果不佳,奎許納也毫不猶豫地砍掉。
印度管理研究所策略教授、奎許納的同學魁許南(Rishikesha Krishnan)指出,他跟同為印度裔的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rayana)很像,冷靜但深沉、不具侵略性但是非常堅定:「如果一家公司要做重大的轉變,他就是做出決策的那個人。」
未來,等在奎許納眼前的將是更加詭譎的競爭環境。1950年代,IBM從製表設備轉型到計算機;1990年代,又轉向軟體與服務,而現在,奎許納要帶領公司第三次轉型:放眼雲端。《The Print》指出,雲端領域競爭白熱化,奎許納沒有太多的犯錯空間,這位曖曖內含光的新任領袖,能否帶領IBM翻轉身軀、躍上雲端?值得期待。
(參考來源:The Print、The Street、CNBC、CNBC(2)、TechCrunch、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核稿編輯:林易萱
商周大調查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