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壯世代新關係》瞄準最有錢卻最被低估的一群人,60+新消費、人際、居住關係一次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壯世代新關係》瞄準最有錢卻最被低估的一群人,60+新消費、人際、居住關係一次看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壯世代新40

焦點 | 封面故事

壯世代新關係》瞄準最有錢卻最被低估的一群人,60+新消費、人際、居住關係一次看

壯世代新關係》瞄準最有錢卻最被低估的一群人,60+新消費、人際、居住關係一次看
現在,60歲以上的人,追求的不是「安度晚年」,而是「樂享人生」。他們一出手,金額就是40世代的2倍到3倍,無論財力或體力都能增添經濟活水,但目前都被低估。 (攝影者:楊文財)
撰文者:吳和懋、鄭郁萌
《商業周刊》 第 1880 期 2023/11/22
摘要
  1. 台灣每4人就有1人超過60歲,這群壯世代,成解決高齡少子化解方。但從國家、企業到職場對待他們的方式卻遠遠落後。他們每次消費金額,單餐飲就是30到40歲世代的2.5倍,但市場上針對他們所投放的行銷金額不到5%。

  2. 進入壯世代的關係要如何經營,當子女長大,同事、客戶不再是社交重心,而老伴、同好將取而代之,凡是令人心煩的關係,都該去蕪存菁。哈佛有一項延續75年的研究指出:「在50歲對人際關係擁有最高滿意度的人,在80歲時是最健康的一群人。」

  3. 「老了有四個地方可以住,自己家、養生村、長照機構,還有醫院,」資誠執業合夥會計師蔡晏潭表示。當壯世代住自己家或養生村,住得健康、舒服、不寂寞,就會延後住進長照機構和醫院的時間。

今年,台灣60歲以上的人正式超過600萬人,超過全台灣的4分之1,也就是說每4個台灣人就有1位超過60歲。

這群壯世代,成解決高齡少子化解方。但從國家、企業到職場對待他們的方式卻遠遠落後。明明他們每次出手的消費金額,單餐飲就是30到40歲世代的2.5倍,但是,市場上針對他們所投放的行銷金額不到5%。現在,是時候翻轉我們對壯世代看法的角度了,因為與台灣最棘手的高齡與少子化問題息息相關。

新消費關係》
不要再用銀髮、熟齡定位他們!

當你還以熟齡、銀髮專用去訴求時,其實是太過粗糙的在面對壯世代。當這群人處於最有錢與有體力的第一階段時,是要享受人生,即便到了第二階段,他們最需要產品能有「掩飾性舒適」,品牌不可以點破他們變老了的事,得不動聲色幫他們修復身體機能。真正聰明的商人已經搞懂,壯世代商機跟養老商機完全是兩回事。前者的消費自己決定,後者到了第三階段以後的消費,才多數是由子女埋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CG曾做過研究,只有低於15%的企業有針對中高齡族群市場的商業策略,非常可惜。 戰後嬰兒潮的壯世代,其實是最強悍的一代,他們提著皮箱,征戰天下,賺進大把的財富,當他們年紀長了,卻通常不受到市場重視。當我們願意站在他們的角度,回應需求,他們將成為未來10年消費產業最有力的新引擎。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連賢明等人在2021年發表的研究,全台3分之2財富在50歲以上,這群人也肯消費,從潛在客群的角度來看,工研院估計台灣高齡產業市場規模將在2025到達3兆6千億元。

若想勸敗壯世代,下面這些坑不要踩!「單純以年齡判斷客戶是否算銀髮族,在哪一階段」、「直接訴求老年、熟齡專用」、「只能個人使用」、「產品功能完整但複雜」。你應該這麼做⋯

新人際關係》
別讓未來只剩養生、養老與養病

如果你還在職場拚搏,可以開始思考一下,你進入壯世代的關係要如何經營,當子女長大,同事、客戶不再是社交重心,而老伴、同好將取而代之,凡是令人心煩的關係,都該去蕪存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主張「二七一法則」:在你生活圈裡的10個人,只有2個人很重要、7個人不痛不癢、1個人合不來。你該做的,是把握好那兩個人。把你最關鍵的心力,做最有效的布局, 倘若你希望60歲之後的人生,能越過越自由,現在起,抱持人生再創業的心態,更有效的分配資源,很有可能,你的新人生會活得比過去更精彩豐盈。

黃昭瑛認為,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是人際關係。哈佛有一項延續75年的研究指出:「在50歲對人際關係擁有最高滿意度的人,在80歲時是最健康的一群人。」

現在的壯世代尋求獨立,但不要孤獨,將翻轉房市。在想住哪裡之前,他們的居住關係會先思索要跟誰住?「老了有四個地方可以住,自己家、養生村、長照機構,還有醫院,」資誠執業合夥會計師蔡晏潭表示。當壯世代住自己家或養生村,住得健康、舒服、不寂寞,就會延後住進長照機構和醫院的時間。

一鍵訂閱!剖析最有錢但最被低估消費力的一代
壯世代新關係
瞄準最有錢卻最被低估的一群人,4大攻略「賣關係」挖金礦
不想退休後無聊到等死,他們趁高峰盤點人脈圈
小宅、公設四成「獨立但不孤獨」將翻轉房市
活絡「新40族群」這600萬人能阻止台灣經濟空洞
新40歲世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人際關係 養生村 壯世代 新居住關係 新人際關係 養生 熟齡 銀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