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公投、假球、台積電》核四、三接誰過關,2024電力都拉警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公投、假球、台積電》核四、三接誰過關,2024電力都拉警報!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封面故事

公投、假球、台積電》核四、三接誰過關,2024電力都拉警報!

公投、假球、台積電》核四、三接誰過關,2024電力都拉警報!
(攝影者:程思迪)
撰文者:管婺媛、黃靖萱 製作人:田習如
《商業周刊》 第 1779 期 2021/12/15

又停電!日前台北萬隆變電所因設備故障起火,導致超過30萬戶家庭受影響。今年才經歷了兩次大規模停電,接下來,各種停電、電力不穩狀況,恐成台灣人的生活日常?

台灣電力到底夠不夠?本刊爬梳諸多數據後發現,2024年,全台電力都將拉警報!然而,用電創新高,關鍵不是民生用電,而是晶圓島。

那是否應趕快重啟核四?還是蓋好三接?這是12/18公投的兩大項目,也是2300萬人必須面對的能源議題。然而,無論誰過關,台灣的能源轉型大麻煩,可能才正要開始⋯

12月18日即將公投,4大案中包含核四是否重啟,及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是否該遷址兩項能源議題。但不論結果如何,真正問題卻是:台灣3年內,將面臨供電最緊張時刻;三接、核四都只是「過渡期能源」,誰過關都得付出巨大代價;以目前配套政策的匱乏,2050年前要達淨零碳排目標,機率微乎其微。

那麼,面對短期內將出現的供需緊張,是否該趕快重啟核四?但它所耗的時間與金錢成本,無論是正方喊出的3年,或反方所說的7年,都來不及。

趕快增加再生能源?目前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不到6%,要在4年內達到2成,連經濟部長王美花都坦言「許多關卡待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趕快蓋好三接?但全國現有的天然氣機組,去年僅發電不到1千億度,台電燃氣幾組產能利用率僅61%、嚴重偏低,機組1年有近4成時間閒置。

若調高電價、以價制量,是否有用?過去10年,台灣工業用電大幅成長,其中電子業占漲幅的6成。這些工業用電大戶,不怕電價漲,只怕沒有電。因此,加徵電費,未必能抑制工業用電需求。

再看能源使用效率。去年能源局稽查6大高耗能產業能源使用效率結果顯示,在受稽查的136家電子業者中,符合規範者僅29家,在6大產業中排倒數第2。

換言之,不論台電發電、供電效率,或耗能產業用電、節電效率皆管理不善。此時,要全民選擇核四或三接,就像逼納稅人為他們的浪費資源埋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在能源轉型的路上,我們得釐清,三接或核四這兩條路各有什麼代價。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告訴商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是建設最快、固定成本最便宜、調度最快速的能源。他預估,在2040年時,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一半。在此之前,先用天然氣「頂住」。

但,要頂多久?

台灣天然氣的自產率不到1%,卻將2025年的天然氣發電占比設為5成,一旦遇惡劣環境或軍事封鎖時,全靠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便會受到極大影響。當燃料成本提高,也會衝擊本地民生經濟、外商投資。加上天然氣價格今年10月站上7年新高,對能源進口國來說,壓力更是沉重。

如今台電和中油已提出第3到第7個天然氣接收站,預估全蓋好的話,將有3成產能閒置。政府要求人民支持三接前,是否有總量管制?對接收站設上限?過渡期要多久、何時退場?曾文生解釋,後續接收站的計畫還不確定,有些環評也還未過關,變數仍多,且之後再生能源發電量會增加、加上未來的氫能等,「他們(再生能源與天然氣)彼此之間就可以替換。」

那核能呢?

幾年前,台電的核能溝通小組,還在替核四辯護,但公投一來,滿盤皆翻。前核四試運轉測試負責人、台電核能發電處長許永輝還登上辯論台,強調核四不安全,「到底是政治工程師,還是電力工程師?」台電工程師們質問。

支持重啟核四的一方主張,核四不排碳、價格便宜,且不若再生能源易受氣候影響。但,核能發電的外部成本,包括核廢料處置地點及費用、社會溝通成本等,卻從未被算清楚。

面對核四,產業界傾向「認賠殺出」。然而,不要核四,未來台灣永遠都不要核能嗎?

不該如此。如今國際上仍持續研究新技術,如蓋茲就投入鉅資研發可利用核廢料的新一代核能技術「新型鈉反應爐」。且不論國際能源總署或是歐盟,在規畫2050淨零路徑時,都未放棄讓核能占有一定比率。若排除科技發展的可能性,將等於扼殺新機會。

拚公投,藍綠都在打假球?各自盤算的是,誰能從中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明明要邁向淨零的目標很清楚,低碳、轉型也是社會共識,但達標的策略卻被簡化成「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四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的簡單口號。

簡化的結果,就是對立、無法對話。公投對決,不只讓台電內部充滿矛盾,連環保團體也互相傷害。公開挺三接方案的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邊講邊嘆氣,「大家只想爭輸贏,沒有在談全局。」

這一次公投,你真的知道自己投下的是什麼嗎?

全球能源轉型大賽已鳴槍,我們正進入轉型的黃金期,但能源轉型若失敗,經濟轉型也不會成功。可別讓能源問題壞了大好機會!

📣週六公投前必看
   3年內爆危機!台灣到底有多少電可發?
💰台灣錢淹腳目再現
   股匯房市三漲,明年如何布局賺一波?
   不到100元,立刻看
👉 https://bwnet.pse.is/3wfqdb

(藏在公投背後,不敢面對的3大能源真相!用電超預期暴增,台灣的電力養得起台積電?再生能源才占5%多,拚3年內兩成,如何達標?一張圖看公投,能源轉型痛點有解嗎?各國拚淨零,台灣進度卻遠輸中國?該廢核、復核?先進國如何取捨?⋯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779期《商業周刊》)

公投、假球、台積電
不可能低電價又低污染!德國廢核、日本復核各付高代價

限時優惠 每天僅需2元,商周讓您讀到飽

現在訂閱商周數位閱讀:首月讀到飽。
原價290元,限時特價60元
每天僅需2元,無限暢遊商周好文。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三接 能源轉型 台積電 核四 公投 電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