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以人為本成就巨大價值,後疫情時代2022人才趨勢:人性化企業崛起5大關鍵

百年大疫延燒近三年,不只造成產業生態的激烈變化,也改變全球人才對工作型態的想像和需求。進入後疫情時代,企業人力資源正面臨前所未見的變動與挑戰。全球領先的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美世(Mercer)於11月17日舉辦「後疫情時代的人性化企業崛起:2022年美世台灣人力資源大會」,會中發佈最新全球人才趨勢調查報告,呼籲企業制定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策略,提供員工更平衡、彈性、多元的工作模式。透過打造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在後疫情時代的人才競爭場域裡,更能發掘成就企業價值的關鍵人才。
後疫情時代來臨 全球人才趨勢與挑戰
美世台灣執行長許永燦期許美世能為台灣的勞動力市場創造一個交流的平台,過去幾年每年美世顧問公司都會在每年11月的時候舉辦人力資源論壇。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間斷,透過線上會議持續分享全球人才趨勢調查報告,並於會議中邀請領先企業來分享公司最佳實務。時隔三年,美世再次舉辦實體台灣人力資源大會,全球人力資源策略的優先順序已發生截然不同的趨勢轉變。美世台灣人才業務副總經理劉靜穎分享,2022年的人才最顯著趨勢是「以勞動力為中心」的勞力市場。企業員工處於疫情帶來的多重壓力,自覺身心疲倦的比例劇烈攀升,員工的能量水平下降到63%──這是該項研究進行七年以來的最低數字。與此同時,66%的企業管理者認為,產業正在面臨勞動力短缺,如何優化人才招募及減少人才流失,成為企業人資主管們的巨大挑戰。
2022年的全球人力資源調查也顯示,企業是否重視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是企業聲譽與僱主品牌的決定性因素。劉靜穎指出,企業品牌及聲譽在員工考量是否加入企業的影響順序,從2020年第9位急遽上升為2022年的第2位,僅次於工作保障。有96%員工希望公司重視追求永續發展,包括注重員工的安全及身心健康,重視零工的工作保障等。顯示進入後疫情時代,彈性、尊重、同理心、照顧員工全面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交與財務健康)、提升員工體驗及以人為本的人性化企業,更能吸引並留住專業關鍵人才。

人性化企業崛起 強調以人為本領導力
「從2022年人才趨勢調查發現,在後疫情時代績效突出的企業,都具有『人性化』的特質,員工們希望不是『為我們工作』而是『和我們工作』,要想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企業需要提供員工足以信賴、發聲的工作環境。工作場所愈是充滿關愛,員工愈可能在組織裡蓬勃發展!」
劉靜穎指出,分析調查數據發現,人性化企業具有五大特質:第一、重新定義相關性,透過價值觀和靈活的設計以建立工作彈性,包括重新設計工作,實現人與自動化的最佳結合等;第二、建立合作關係,員工期待企業提供信任、透明、公平的工作環境;第三、實現全面身心健康,企業將員工的生理健康視為優先事項,並關心員工的情感健康、財務健康及社交需求;第四、培養就業能力,98%人力資源表示公司存在相當大的技能缺口,企業應運用數位資訊系統幫助員工完善職涯規畫及技能培訓設計,甚至思考技能獎酬機制;第五、利用集體的能量,透過檢查工作流程,幫助員工實現工作平衡,減少員工處於耗竭狀態,確保員工能夠恢復精力、重返工作。
調查顯示,97%企業計畫在2022年進行整體企業轉型,更有71%員工認為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流程將在未來三年對工作型態造成劇烈變化。劉靜穎表示,面對「轉型」與「變化」的挑戰,以人為本的領導力能催生對未來工作的一致願景。人性化企業能夠協助員工在工作環境、工作時間、價值期望三者中取得最佳平衡,而幫助達成企業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正是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
重視價值與意義 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
「人們希望從工作得到的東西,本質上並沒有改變,但人們希望從事工作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可以觀察到未來的企業人才趨勢,從忠誠契約(Loyalty Contract)逐漸轉變為生活方式契約(Lifestyle contract),員工更關注選擇、聯繫、貢獻,人力資源的策略或工作型態的設計,都需要因應改變!」
劉靜穎表示,在後疫情時代的企業,企業需要創造更多元的環境,幫助人才在變動的環境中維持良好平衡,因此,人力資源必須藉由分拆工作、設計工作型態等方式,協助企業維持高度組織敏捷性,讓員工具有良好的創造力,例如推動混合工作(Hybrid Working),給予員工更多工作彈性的同時,也讓員工為企業持續創造優質績效。
美世台灣健康福利業務資深副總經理蔡世寶在會議中也分享,今年針對台灣企業工作型態問卷調查結果,台灣有62%的企業已經提供混合工作的模式,相較於2021年的調查數據,過去一年增加近20%的企業願意提供新的工作選擇。從數據上來看,採取混合或遠距工作型態的企業,所獲得的員工認同度是全員至公司上班的2倍。當天的參談企業也分享讓員工保有工作選擇的彈性,是企業留住關鍵人才的重要利器之一。
人才是最大挑戰 企業如何留任好人才
「缺工」是後疫情時代人力資源的一大挑戰,面對數位化轉型的新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全球卻有超過1/4(27%)的員工準備在未來12個月離職。藝珂人事集團指出,統計2022年全球500強企業的CEO,超過五成以上均認為「人才」是最大挑戰。
藝珂人事集團台灣暨南韓總經理陳玉芬在「後疫情時代的人性化企業崛起:2022年美世台灣人力資源大會」講座分享,「薪資」、「彈性」、「職涯發展」及「心理健康與福祉」是人才留用的四大槓桿。提醒企業主管,解決人才問題的關鍵動作是「溝通、溝通、再溝通」,企業應制定更彈性的招募策略,與員工保持順暢溝通,幫助員工技能提升再造、給予適當的身心健康支持,才能留任關鍵菁英,進而培訓出有潛力成為下一代領導人才的員工。
「人力資源是企業成功的重要夥伴,我們需要善用數據分析,幫企業找出影響關鍵人才留任的因素。總體而言,後疫情時代看見人性化企業的崛起,表示人資主管要用更彈性的策略重新設計工作職位,幫助企業持續成功!」劉靜穎呼籲企業思考並引入人性化企業的人才策略觀點,建構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不只釋放員工潛力,更能為企業成就巨大的工作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