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所有的黑心企業都該恐懼:台灣人抵制頂新,只是剛開始!

我曾經很喜歡喝林鳳營鮮乳。
說到鮮乳,不能不提起歐洲。歐洲是個具有悠久酪農傳統的區域,幾年前我去了歐洲一趟,原本很期待當地的鮮乳,喝過之後卻發現他們鮮乳稀稀水水,一點也不好喝。住在當地的台灣朋友告訴我,其實鮮乳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是台灣的鮮乳不知道添加了什麼東西才會變得如此「濃、純、香」。回台灣之後,我再也不喝那些喝起來太過香濃甘甜的鮮乳,當然包含了我曾經愛喝的林鳳營。
因此,在這最新波食安風暴中,當我看著消費者群體抵制市佔率高達三、四成的林鳳營鮮乳時,心中其實莫名感嘆。太多時候,我們都把一些其實並不太理所當然的事情視作理所當然,例如無農藥的蔬菜應該完整無缺、未經加工的鮮奶應該濃純香、純天然的麵包應該芳香嗆人,或者各種食材應當物美價廉。太多時候,我們無視於常識,只相信我們想相信的事實,即使這些事實背後毫無根據。
當然,許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我們刻意讓自己無知,而是廠商與消費者之間資訊確實不對稱;但這幾年來爆發的幾場大型食安危機後,我們還是照常消費。更讓人無法忽視的事實是,除了某些財務體質與品牌形象較差小品牌、小企業真的就此一蹶不振以外,財力雄厚的大品牌、大企業幾乎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暫且不說目前台灣政府定下的法規罰則對於大企業而言根本不痛不癢、媒體有意識地維護自身廣告金主的形象,更重點的是,消費者在事發之後仍不受影響,持續在這些企業消費。
這次頂新集團遭受大規模反制,絕對是重要的轉捩點。消費者拒買頂新集團旗下的暢銷產品,銷售量下滑至少兩成;南門市場自治會發動集體抵制之後,台北市餐飲業職業工會也發動連署無限期拒用頂新產品,目前已有數百位成員加入聯屬;全台灣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縣市政府下令學校以及政府機構下架頂新、正義以及味全相關產品。
我們曾經相信,政府應該解決一切。但說穿了,法律上的罰款、停工與刑罰頂多讓一家不良企業倒閉、讓幾位狡詐經營者入獄,但人民不夠理性的購買行為卻會持續餵養出更多的奸商。鈔票就是選票,每次消費都是一場選舉;如果人民甘願不斷對這種企業投下信任與資源,那麼嚴刑酷罰又有何用?真正能懲罰不良企業的並非政府的監督或者懲罰,而是人民的購買決策。
這兩年來的食安風暴不僅傷害了民眾健康,同時也重創台灣整體形象、打擊了人民的自尊心。然而,這一連串事件如果能讓人民覺醒,那麼不論未來推廣台灣品牌與產品會遇到多少挫折,都還是有重新崛起的潛力。在這次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人民的憤怒終於找到了正確出口。所有的黑心企業是該感到恐懼了,因為人民抵制頂新,還只是開始。
Sean Huang,1982年生,大學主修管理輔修政治,研究所投入心理,具有管理、社科與理學三個學院的知識背景。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