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灣人不想成為麻煩製造者」台灣準總統賴清德的必答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台灣人不想成為麻煩製造者」台灣準總統賴清德的必答題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2024 台灣大選 - 未來總統的財經申論題

焦點 | 時事分析

「台灣人不想成為麻煩製造者」台灣準總統賴清德的必答題

「台灣人不想成為麻煩製造者」台灣準總統賴清德的必答題
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在2024台灣大選勝選。 (攝影者:郭涵羚)
撰文者:德國之聲中文網
摘要
  1. 賴清德在2024台灣大選勝選。不過總統得票數少、國會席次減少的「雙少數」,讓賴清德將面對在野黨箝制、北京加壓,和美國疑慮,他需要務實化解外界疑慮。
  2. 專家分析,賴清德執政下,未來兩岸關係重點不在找到共識,官方接觸或是對話協商,而是避免擦槍走火,以及「敵意螺旋慢慢地升高」。
  3. 對中國來說,未來可控的兩岸關係主要在於「美中關係的大兩岸」,只要美中關係可以管道暢通、管控分歧,就能遠遠制約海的小兩岸。至於對賴清德的態度,將在兩會期間更明朗。

「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我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賴清德在1月13日晚間的勝選演說上這麼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晚回應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無論島內局勢怎樣變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不會改變。」國台辦也稱,這次選舉「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

賴清德當選會不會引起中國軍事上的反應?部分中國網友甚至揶揄會「加速兩岸武力統一」。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主任張五岳告訴《德國之聲》,中國雖然可能會透過文攻武嚇升高台海壓力對內部交代,但不至於有立即的戰爭可能。

他強調,這一點從去年二十大的對台方針「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就能看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五岳指出,對中國而言,「解決台灣問題要和中國國家發展的議程相結合,跟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相結合」,不能貿然行事。除非台灣踩到2條紅線:第一是透過修憲或公投追求法理台獨,第二是美台建立正式外交或軍事同盟關係。

未來北京對賴清德勝選後的態度,張五岳認為關鍵在今年3月的兩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沒有對台發表講話、人大有無相關立法的措施應對。在此之前召開的「對台工作會議」以及政協主席王滬寧的發言也是觀察重點。

此外,張五岳分析,「賴蕭配」勝選本在北京意料之中,未來可控的兩岸關係主要在於「美中關係的大兩岸」。他說:「只要美中關係可以管道暢通、管控分歧,北京認為美中的大兩岸遠遠制約海的小兩岸。」

太平洋兩岸的美中角力

美國方面,國務卿布林肯第一時間祝賀賴清德當選,並提到「美國致力於維護兩岸和平穩定,和平解決分歧,不受脅迫與壓力」,也重申長期的非正式關係符合以《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為指導的美國「一個中國」政策、6項保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前,美國就台灣選舉和台海局勢與訪美的中共中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多有交流。張五岳表示,2023年底拜習會後,美中各式各樣的對話管道已經開啟,雖然無法解決雙方基本結構性的問題,但在「建立護欄」上有正面積極的意義。

張五岳認為,在兩岸目前欠缺互信和溝通管道下,有關議題只有透過美中和美台之間的溝通管道才能進行。他說:「美國在選後派遣代表團到台灣來,顯然美中之間有一定程度的溝通,雙方都彼此有明確底線,想要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必答題:如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

賴清德在勝選演講中說,自己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維持現狀。張五岳認為,總統得票數少、國會席次減少的「雙少數」,讓賴清德未來將面對在野黨箝制、北京加壓,和美國疑慮,將需要務實化解外界疑慮。

他認為,賴清德在今年5月20日就職之前能夠做好哪些暖身工作、應對兩岸關係是觀察關鍵;而不是等就職以後才關注北京反應。

台灣媒體人陳信聰對《德國之聲》另外指出,賴清德的得票數遠遠低於蔡英文,沒有空間去談論台灣主權進一步的主張。他引用台灣政治大學選舉中心民意調查表示,維持現狀是台灣民意目前的最大公約數,統一在台灣沒有市場。不過這兩年台灣民意有很大的變化,朝向獨立的民意有所下降。

陳信聰說:「台灣人是很務實的,不希望兩岸關係更加緊張。雖然希望永遠維持現在的民主制度,但不希望成為麻煩製造者,給對岸有藉口攻打我們」。

針對賴清德在勝選演講中強調,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他有守護台灣的決心。陳信聰引用台灣民調查中心委託政治大學做的調查表示,如果台灣因為宣布獨立而遭到中國武力攻擊,有超過6成的人民願意上戰場;若中國主動發動攻擊,數字則上升到7成,所以賴清德的說法「不是沒有底氣」。

而選前,中台辦負責人高調點名批判賴清德「台獨」立場,選後也負面回應,台海議題似乎成為死結。張五岳說,在賴清德執政下,未來的兩岸關係重點不在於找到共識,官方接觸或是海基、海協的談判和對話協商也是「假議題」,他認為雙方需要做的是避免擦槍走火,以及「敵意螺旋慢慢地升高」。

陳信聰則分析,台灣作為民主公開透明的社會,已經明確拒絕統一,也揚棄了「九二共識」,中國可能要找到新的方式來跟台灣互動。張五岳則提到,雖然兩岸對「統一」沒有交集,但在追求「和平」上有共識,民間各式各樣的交流「應該慢慢會恢復」,包括台灣開放旅行團至中國大陸旅遊、台灣減少中國2529項產品限制。

中國官方在距離台灣大選不到一個月前,宣布從2024年1月1日開始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協定稅率,影響台灣約價值20億美金出口到中國的石化產品。

張五岳認為,北京想凸顯政治互信與經貿讓利有關,在賴清德當選後,應該會加大力道減讓,衝擊更多ECFA早收清單中539項價值205億美金的產品,但中國官方可能會用兩手策略,交替使用「胡蘿蔔與大棒」,像是開放台灣石斑魚出口到中國大陸,以及小三通的便利,達到「以經促融」的目的,台灣如何個別因應都需要先有所準備。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選後分析:台灣準總統賴清德的必答題

責任編輯:劉怡廷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台灣大選 賴清德 兩岸關係 2024台灣大選 蕭美琴 中國
2024台灣總統大選
2024台灣總統大選
商周編輯部
展開箭頭

2024年總統、立委選舉將於1月13日投票。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搭配趙少康、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搭配吳欣盈,由3組人馬角逐總統大選之位。《商業周刊》帶您掌握最新選情動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