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新台幣升破兩年新高,憑什麼成為亞洲最強貨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新台幣升破兩年新高,憑什麼成為亞洲最強貨幣?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新台幣升破兩年新高,憑什麼成為亞洲最強貨幣?

新台幣升破兩年新高,憑什麼成為亞洲最強貨幣?
今(18)日央行舉行理監事會議,會中裁定不降息、維持利率水準。面對近日的強勢台幣恐對出口商不利的議題,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會後記者會中指出,近日外資流入應屬第二季作帳行情,待7、8月除息旺季資金流後,可望反應合理價格。 (攝影者:陳宗怡)
撰文者:陳慶徽
3分鐘頭條 2020/06/18
摘要

新台幣近日一路狂升,陸續創下兩年多來的新高水位,這背後,除了美元在零利率政策下的相對弱勢外,其實還與台灣擁有防疫與經濟上的成績單等因素,才讓台幣成為近期亞洲最強勢的貨幣。

強台幣、弱美元,會是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嗎?

6月18日,新台幣兌美元收在29.655元,比前一天作收的29.682元又更往上進一步,持續維持近兩年新高的強勢升值姿態。而下午的央行理監事會議也未採降息手段抑制,使新台幣的勢頭有可能更健。

綜觀亞洲各國貨幣今年以來的漲幅,截至6月18日止,新台幣漲幅1.4%,不僅高於日圓的0.9%,更勝於韓元的負4.7%,也高於中國、新加坡,是亞洲主要貨幣漲幅最高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新台幣今年以來憑什麼這麼強?

背景因素,是美國為振興受疫情摧殘的經濟,採取「無限QE(寬鬆量化)」,同時又實施低利率政策,導致熱錢湧入亞洲。台新金控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點出,外資從6月起,對台股便一改5月的賣超態勢,轉為買超,推升新台幣的市場需求。

再加上,去年起,台商陸續鮭魚返鄉、回台設廠;美國3月決定降息後,壽險業陸續在海外賣掉持有的美債,獲利了結的金流;以及出口導向的廠商,因半年報作帳需求,將美元換回台幣,都是資金不斷匯回台灣的推手。

只是,熱錢湧入亞洲,有如此多去處,為什麼是相中台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直觀的,是受到防疫成績單庇護的經濟表現。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GDP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54%,對比中國、日本第一季GDP的負成長、韓國成長率僅1.3%,保住正成長的台灣,成為全球疫情籠罩下的亮點。

一位不願具名的總經分析師指出,台股3月至今一路的漲勢,讓外資也不得不低頭認錯,從賣超改為買超,加上GDP的搶眼表現,讓台灣在全球投資人眼中,就是並未受到疫情重創的「價值窪地」經濟體。

不過,如果只是因防疫亮眼,那為什麼熱錢不是竄入防疫表現同樣亮眼的南韓,甚至是疫情管控比台灣更嚴謹的越南?

今年以來的強勢新台幣,其實更是受惠於中美角力下的台灣特殊地位。

陳有忠觀察,在美國力推供應鏈「去中化」的背景下,像是台積電赴美設廠,以及Google、亞馬遜等美國大廠選擇落腳台灣等現象,都反應出台灣「與美國結盟」的姿態。相較韓國,在產業供應鏈上仍與中國較為密切,近日甚至傳出華為可能結盟三星的傳言,一來一回下,台灣在此時,便成為國際資金眼中,更適合的停泊處。

二字頭成常態,台幣有望一路強到年底

但,強台幣、弱美元的景況,究竟會持續到何時呢?

展望下半年,陳有忠分析,台幣兌美元強勢的趨勢,唯一變數,恐會落在第三季。若屆時川普為了抬升年底選情,祭出財政政策利多,或再度針對中國祭出強硬制裁手段,或者全球疫情再度大爆發,資金有擁抱主流貨幣的避險需求時,就有可能讓美元回溫。

但他強調,即使美元稍微回升,大趨勢不變的情況下,新台幣兌美元,預計仍會在二字頭區間徘徊,直到年底,當美國大選態勢底定,出口商又面臨年報作帳需求時,屆時台幣升值劇情可能「又再重演一次」,甚至不排除可挑戰29元關卡。

強勢台幣,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產業界所不樂見的,面對此趨勢,企業該怎麼應對?

一位企業市值千億元的財務主管建議,企業除了作好外匯避險外,也得加強資金部位管理,例如預計支出多少美元出去,收帳款時就先保留好多少美元,屆時用美元支付,避免匯損。同時得調整報價及控管內部成本,平衡損失。

但,同時也可以逆勢思考。假設原先便已經有併購計畫,可趁台幣強勢的時機出手,購併他國企業等同「打折」。

至於一般大眾,面對強勢台幣,又可以如何操作?

陳有忠建議,可以把眼光放在如紐西蘭幣、澳幣計價的原物料投資型商品,由於原物料屬循環性商品,未來疫情趨緩、大眾消費需求回溫時,需求可望反彈,現在低點佈局,可望藉由強勢台幣買到相對便宜的商品,不僅在匯率上賺一筆,未來若上漲又可再獲利。

疫情在台灣與亞洲雖然趨緩,但病毒為世界所帶來的改變,才正持續發酵。

核稿編輯:謝佩如

楊金龍 美元 新台幣 匯率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