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英國1月底確定脫歐》倫敦被取代?企業跑光光?兩個原因,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英國1月底確定脫歐》倫敦被取代?企業跑光光?兩個原因,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英國1月底確定脫歐》倫敦被取代?企業跑光光?兩個原因,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英國1月底確定脫歐》倫敦被取代?企業跑光光?兩個原因,這些事都不會發生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楊少強

「你們失去的只是枷鎖,得到的卻是全世界。」這句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名句,正可形容英國脫歐。英國國會終於通過議案,確定2020年1月底將脫離歐盟,儘管失去單一市場,但其實是福不是禍。

儘管《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等菁英反對脫歐,但12月國會改選,「反脫歐」的工黨慘敗,證明脫歐才是英國主流民意,因為歐盟已對英國帶來兩大代價。

歐盟限制多,英國實在受夠》
從香蕉管到寵物馬,罰科技大廠只為保護自家企業

首先就是管制。不少預測認為脫歐後,英國經濟將受打擊。《金融時報》說,「英國和歐盟越疏離,英國經濟受害就越重。」這是因為英國以後與歐盟單一市場成員國往來,須繳納關稅及規費,許多在倫敦設點的企業可能將因此搬到歐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歐盟以單一市場為餌,對包括英國在內的會員國加諸不少管制,遍及生活各層面。諸如香蕉太彎就不能賣、小黃瓜太直不得銷售、瓶裝水不得宣稱預防脫水、含糖60%以上才能稱果醬、寵物馬不可以吃等。

這些管制為英國帶來不小負擔,智庫「開放歐洲」(Open Europe)統計,歐盟的前100項管制每年造成英國467億英鎊的成本;脫歐派的論點是:英國此後將不再受到重重管制,競爭力可望提升。

其次,歐盟動輒對科技大廠開罰。比如曾指控Google「濫用搜尋引擎壟斷地位」,罰款24億歐元;2018年又控告其「濫用手機安卓(Android)系統的壟斷地位」,罰款43億歐元。

事實是,歐洲自家的搜尋引擎、手機系統都缺乏市場競爭力,歐盟懲罰Google這些市場勝利者,等於變相保護歐洲那些不爭氣的企業。長此以往,歐盟競爭力只會每況愈下,英國若留在歐盟,恐怕很難不被拖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脫歐對英國的另一個好處,在於「不確定感」消失。近3年以來因為「拖歐」,許多事大方向未定,企業因此不敢長期投資,英國上下最聰明的腦袋也全在這個議題打轉,彷彿已無其他要事可做。

如今有了明確方向,人們就能做長期規畫。英格蘭銀行(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表示,脫歐後英國大部分不確定因素就此消失,「企業可重燃投資意願。」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在推特上說,脫歐協議過關後,英國就能把精力轉移到其他事項,「比如生活成本、國民健康保險制度、暴力犯罪和改善我們的環境。」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Pictet)預期,脫歐生效後,英鎊將至少有5%的上升空間,而英國股票則至少漲10%。事實上,自12月中保守黨大勝確定脫歐後,英國股市當週反而逆勢走高;債券部分,德、日10年期債券殖利率都已跌入負值,英國至今還有正0.8%,顯示英國資產報酬率仍有一定水準。

但脫歐並非毫無衝擊,不少輿論擔心英國最大損失:一是企業出走,二是倫敦金融城地位沒落。

原因1》長期投資條件體質優
健全法治、合理稅制、高效行政齊備,企業不想走

過去3年的「拖歐」讓企業有備而待。求職網站Adzuna.co.uk公布2018年英國最受歡迎的新職業,第一名是「區塊鏈開發師」,年薪6萬6千英鎊,第二名就是「脫歐規畫師」(Brexit Planner),年薪達5萬2千英鎊(約合新台幣210萬元)。這正是企業家的應變之道,不管脫歐結果如何,他們早就做好準備,就算無協議硬脫歐也好過懸而未決。

此外,脫歐後的英國雖無法再享歐盟單一市場,企業也很難撤出英國。值得長期投資的國家必須具備健全法治、合理稅制、高效行政以及良好的基礎建設,這些條件英國一樣都不缺。

倫敦很難被打敗,那裡的專業人才池深度和多元化程度無可匹敵,」眾多想進入外匯行業的新金融科技企業之一、Mosaic創辦人霍格森(Matthew Hodgson)對路透如此表示。

原因2》對海外投資者吸引力強
許多歐陸無法進行的交易,在倫敦都能完成

至於倫敦金融地位,也很難被取代。國際清算銀行(BIS)調查顯示,倫敦在全球每日外匯交易的比率,從2016年的37%上升至2019年破紀錄水準的43%,甚至搶走了紐約和亞洲市場的份額。

這是因為許多在歐陸無法進行的交易,都能在倫敦完成。香港《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曾引用一本著作《金銀島——避稅天堂揭秘》所述:「外資蜂擁而來,因為倫敦能做的事,許多在本國都辦不到!

同時,倫敦的基礎建設也勝出。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戴維斯(Howard Davies)撰文指出,其他地方的IT基礎架構和支持能否像倫敦一樣成熟?能否像在倫敦金融城一樣,有高技能的顧問和律師隨叫隨到?「這些因素都使企業對大規模搬離英國猶豫不決。」

英國也比別國更尊重交易自由。香港資深不動產顧問羅紹輝在《信報》撰文指出,英國和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都是全球熱門不動產市場,但英國與這些國家最大不同,在於未對海外買家特別設限,資金隨時自由進出,「對海外投資者而言相當吸引。」

這種自由大幅降低了英國的交易成本。2019年10月,路透引述兩位資深交易員所說,大型投資基金在倫敦市場交易美元/日圓的執行成本,要比亞洲或紐約市場最多低一半。

脫歐後的英國,雖然失去單一市場,但也告別歐盟管制,同時不確定性消失,其制度、基礎建設優勢將完全顯現出來。今後英國價值幾何,完全由它自己的競爭力而非歐盟庇蔭來決定。

責任編輯:周盼儀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英國 單一市場 脫歐 英鎊 倫敦 競爭力 歐盟
總經「強」週報
總經「強」週報
楊少強
展開箭頭
商周總經達人楊少強主筆,每週送上一個最不能錯過的總經議題,
看全球央行、聯準會動向,洞悉通膨、利率、貨幣政策發展,發現關鍵改變,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讓你秒懂總體經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