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從「香港加油」到「香港報仇」!雙11暴力的撕裂傷再難平復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從「香港加油」到「香港報仇」!雙11暴力的撕裂傷再難平復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從「香港加油」到「香港報仇」!雙11暴力的撕裂傷再難平復

從「香港加油」到「香港報仇」!雙11暴力的撕裂傷再難平復
民眾拿著周梓樂同學的肖像與白花上街,口號亦顯得與過去不同,由最初的「香港人,加油!」;變成後來的「香港人,反抗!」;到今天首次有人叫「香港人,報仇!」。(來源:蕭雲) (攝影者:蕭雲)
撰文者:洪婉恬
3分鐘頭條 2019/11/12
摘要

1. 11月11日,香港發起「大三罷」,發生港警對青年實彈開槍、縱火燒人等事件,局勢升溫。
2. 自6月反送中抗爭的「香港加油」,歷經周梓樂事件等真相未明,到今日演變成「香港報仇」。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雙11這天,香港再發起罷工、罷市、罷課並癱瘓交通的抗爭,從清晨的西灣河發生警察實彈開槍後,各地的衝突與情緒隨之擴大。而這次的紀念日三罷,也是為了「周梓樂事件」。

周梓樂之死,續燃港人怒火

4日於將軍澳的示威衝突現場,科大22歲學生周梓樂被發現從停車場高處墜樓、頭部重創送醫急救,8日上午證實不治身亡。周梓樂之死,是否與港警有關,留下巨大的謎團給悲憤的港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天,中環的抗議人潮拿著自製標語,寫著「黑警殺人」、「殺人填命」、「血債血償」;甚至,抗議者喊出「香港人報仇」的口號。

周梓樂傷重不治消息傳出,當天中午,中環出現悼念周梓樂的人潮,群情激動,一度堵塞中環要道。(來源:蕭雲) (攝影者:蕭雲)

同時,香港社交網路流傳一位18歲少女9月時被4名警察在荃灣警署性侵後懷孕並墮胎,至今也真相未明。

暴力事件頻傳

大三罷這天的槍響,是6月反送中抗爭以來,警方第三次開槍。根據《明報》,一名21歲青年遭警方在西灣河開槍射中,子彈打進他靠近脊椎的位置,緊急手術後已取出子彈,右腎及部分肝臟也被切除,目前留院觀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情勢混亂,港鐵至少22站暫時關閉,包含中大、港大等至少8所大學,因交通癱瘓、多區爆發衝突,為安全起見緊急停課。其中,《立場新聞》報導,警民於香港理工大學內對峙、有黑衣人在校內縱火等,防暴警察也多次施放催淚彈、橡膠子彈和布袋彈,引發警察入校園的爭議。

甚至,昨日中午在馬鞍山附近,一名中年男子與抗議群眾爆發口角,最終遭淋潑易燃液體並縱火焚身,亦入院治療中。

抗爭情勢升溫

許多衝突其實發生於大學校園週邊,抗議群眾朝警方丟擲汽油彈和玻璃瓶,警方則以催淚瓦斯、胡椒噴霧或橡膠子彈反擊。《彭博》提到,自6月香港反送中抗爭以來,警方施放大約6千枚催淚彈,740萬人口裡,達88%的港人曝露於催淚氣體下,對健康影響有所疑慮。

兩極分化的言論在香港的社交網路上日漸增多,也加劇彼此間的不信任和暴力,讓這場使香港陷入衰退的社會危機,陷入更深的泥淖。香港大學新聞與媒體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鍛治本正人(Masato Kajimoto)研究假新聞長達7年,他對《彭博》表示:「我擔心這種分歧,已經到了難以修復的境地。」

從口號變化看對立激化

從6月9日第一場遊行以來,香港抗爭已經持續了5個月。隨著事件越演越烈,香港人的抗爭口號,也從一開始的「香港,加油」,在《禁蒙面法》後變成「香港,反抗」,再到周梓樂事件,升溫成「香港,報仇」。

周梓樂傷重不治消息傳出,當天中午,中環出現悼念周梓樂的人潮,群情激動,一度堵塞中環要道。(來源:蕭雲) (攝影者:蕭雲)

居港的澳門作家蕭家怡在其Medium上寫道:「加油、反抗、報仇,口號的改變,伴隨著的是香港人怨憤的程度不斷上升。但其實,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沒有人天生要與人為敵......只是到了今天,仇恨既成,怨憤難平,而當權者卻依舊置身事外,任由警暴持續發酵,所謂的補救手段亦永遠遲到,這筆債恐怕會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要還也還不清。」

事到如今,這場抗爭最確定的真相,恐怕就是難以撫平的撕裂了。

核稿編輯:陳慶徽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抗議 周梓樂 抗爭 港人 香港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