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核二核三不延役 核四不重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核二核三不延役 核四不重啟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核二核三不延役 核四不重啟

核二核三不延役 核四不重啟
核四電廠空照。 (來源:中時電子報)
撰文者:工商時報 邱琮皓
中時新聞網 2019/02/01

2018年底公投通過後,經濟部31日公布重新盤點的能源政策,經長沈榮津強調,因為客觀不可行、地方民意不支持,核二、三廠將不延役、核四不重啟。

另在公投要求的法定期限2年內,不再新增燃煤機組、且達到每年減少1%火力,第3年起不再減1%,否則會有缺電之虞。

沈榮津表示,這是2018年底3項能源公投案結果進行能源政策重新評估,經濟部目前沒有新擴建燃煤機組規劃,去年12月2日已廢止《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條文法制作業,這次是根據公投結果,就每年需降低1%火力發電量評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榮津指出,經過盤點後,因公投法通過效力只有2年,在法定期限2年內,不影響供電,亦即2019、2020年火力年減1%可達標,分別減少23億度、46億度,但第3年即2021年起做不到,「因為再減就會有缺電情況」。

沈榮津說,主要是火電占比高,以計算基礎的2017年為例高達86%,在火力減1%、用電持續成長,而綠電、核電無法再額外增加下,有缺電之虞,台電會「捉襟見肘」。沈強調,經濟部會特別考量環保空污、地方生煤減量、環保加嚴,火力會受限發電使用。

工商界最關切的核電,沈榮津分析,核一廠已開始除役,而核二、核三廠延役面臨4大困難,包括核二超過原能會規定申請期限、新北與屏東縣府反對、核廢料無處去、及預算要經立法院審查,因此不考慮核電廠延役。

至於核四廠,沈榮津認為,至少6至7年內都無法重啟,主因有7大關鍵,如立法院決議要求廢除核四計畫、廠商停產或停業無法取得備品、無法與已解散GE原廠協商修約、預算編列與申請重啟時間無法估算、及安全強化工程施作需要4至5年,無法趕上2025年能源規劃時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榮津表示,在核電使用有困難、燃煤發電受限前提下,綠能及燃氣發電勢必成為未來供電主力。政府也可以確保穩定供電,「不會有缺電問題」。

經濟部能源評估公投結果重點 (來源:中時電子報)

*本文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授權,原文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核電廠 核四 不再重啟核四 核電延役 智原 黑工厂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展開箭頭

《中時新聞網》前身為《中時電子報》,於1995年創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網路媒體,開啟新聞數位時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