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5/02/e2ea82a9-d505-a89c-f6ba-c90687330c82_190.jpg)
![](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5/02/159ea7bc-5d6b-e6ba-80e7-746e183b5301_190.jpg)
![](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4/11/c2f9484c-1e1d-da69-e413-90921fa09d31_190.jpg)
![](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5/02/770f7210-8f12-0532-fc9b-54bb3d257850_190.jpg)
日本在311福島核災後曾經歷2年零核電歲月,之後決定重啟核電,原因在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深切體認,日本缺乏資源,在停用核電後國家貿易赤字大增、電價上揚、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自知沒有拒絕核電的本錢。「安倍經驗」的點點滴滴完全適用台灣,日本能重啟核電,台灣當然也能。
電價上揚 排碳量大增
2011年福島事件後,日本暫停核電,2年時間處於零核狀態,但因核電占國內發電比重3成,失去的核電改以火力電廠取代,增加天然氣與燃油等化石燃料進口,讓化石燃料購買金額短短4年大增7兆日圓,造成2014年產生9.1兆日圓的貿易赤字,家庭電費更大漲25%,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大增。
安倍去年在福島事件5周年紀念會上直指日本「是資源貧乏的國家,考慮到經濟、氣候變遷等問題,若要確保能源穩定供給,核電不可或缺」。依此決定重啟核電,振興日本經濟。
經濟、氣候 每況愈下
在「發電成本(電價)」、「國家安全」與「溫室氣體排放」三大因素考量後,日本包含興建中的62部核能機組,目前已有5座機組運轉,正在申請重啟的更有25部。
反觀台灣,到底有多少本錢可以完全零核電?近日供電吃緊,備轉容量甚至低到只剩一部中型機組的容量,已有企業打算放棄國內投資出走海外。水和電是拚經濟的必要條件,缺水缺電下的台灣,經濟成長率恐怕年年都要在「保1、保2」中苦戰。
台灣和日本皆採獨立電網,地震多、颱風也多,以天然氣取代核電,需面臨氣源不穩定的難題,能源供應穩定度無法操之在我,暫停核電更造成過去3年火力發電增加1200萬噸的排碳量,環保減碳反而倒退嚕。
電力穩定 才能談非核
蔡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國人都能認同,但非核家園應是建立在電力穩定供應的前提下,而非祭出中午關冷氣如此小格局的節流政策,咬著牙汗流夾背的高喊核電歸零。
福島核災奪去超過7千名日本人的寶貴生命,安倍政府都能為了國家強盛而勇敢重啟核電,台灣當然也能,只要政府願意重新再來,一切都不會太晚。
(中國時報)
【相關新聞】
非核家園 將承受空汙代價!增建10座電廠 排碳年增2150萬噸
※本文獲《中時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文
《中時新聞網》前身為《中時電子報》,於1995年創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網路媒體,開啟新聞數位時代。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