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暖化有解?美國研發基改樹 吸碳速度快近三成!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暖化有解?美國研發基改樹 吸碳速度快近三成!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ESG
ESG

減碳ESG

暖化有解?美國研發基改樹 吸碳速度快近三成!

暖化有解?美國研發基改樹 吸碳速度快近三成!
濕地旁的陸地上,整片桃花心木聚集成林,樹姿清秀,漫步其中感受悠悠涼意。
(攝影者:高大鈞)
撰文者:姜唯
環境資訊中心 2023/02/24

美國新創公司Living Carbon利用基因改造白楊樹苗,讓它加速生長、吸取更多二氧化碳,作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大規模解決方案。該公司曾在俄勒岡州種植600多棵白楊樹作為實地試驗,今年將走向大規模種植,目標是400萬棵樹,並且每年持續倍數增加。

13日,該公司在美國喬治亞州的森林種下基改白楊樹。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目前有種植大量基改樹木的唯一國家是中國,而不算入基改果樹的話,這可能是美國第一次在實驗室外種植基因改造樹木。

Living Carbon2019年成立於舊金山,由霍爾(Maddie Hall)與梅勒(Patrick Mellor)共同創立。執行長霍爾曾在OpenAI、創投公司Y Combinator等公司工作。透過她的人脈,該公司獲得多個矽谷創投及投資人的支持,共募得3600萬美金,當紅的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也加入投資行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iving Carbon公司利用基改白楊樹樹苗改造林業,作為對抗氣候變遷的方法。根據該公司去(2022)年二月發表的研究成果,經基因工程改良光合作用的樹木生長快速,累積的生物質(Biomass)增加53%,能多捕捉的27%的二氧化碳。

霍爾表示,想單靠減少碳排放已經來不及了,現在是大規模除碳的時代。公司希望2050年以前,能在500多萬公頃的土地上種植基改樹木,以達成減少2%碳排放的目標。

霍爾告訴《Carbon Herald》,公司計畫在2023年種植400萬棵樹。如果從2023年到2030年,每年種植的數量持續增加一倍,將可以封存超過6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減少2021年全球碳排放量的1.66%。

剛種下近5000株基改白楊樹的農民斯坦利(Vince Stanley)告訴《紐約時報》,當地原本種植的闊葉樹成長非常緩慢,終其地主的一生只能砍伐一次。他期待Living Carbon的樹木能快快長成,讓農民更快賺錢,達成雙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般情況下,植物行光合作用將陽光、水和二氧化碳變成糖和澱粉。不過,光合作用會產生一種有毒的副產品,植物還要耗費能量來處理這些副產品。2019年,伊利諾大學遺傳學家歐特(Donald Ort)成功地改造煙草。團隊添加了來自南瓜和綠藻的基因,促使煙草幼苗將毒素轉化為糖分,讓植物體型增加將近40%。這項做法啟發了Living Carbon的技術。

Living Carbon尚未發表同儕審查論文;它唯一公開的研究結果來自僅幾個月的溫室實驗,這些資料引發不少專家的興趣,也有質疑及反對的聲音。

環保組織全球正義生態專案(Global Justice Ecology Project)稱該公司的樹木對森林構成「更多威脅」,並批評聯邦政府讓該公司逃避監管、比起一般基改植物更隨意地拿到商業種植的門票。

責任編輯:陳承璋

*本文獲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基改白楊樹多吸收27%二氧化碳 美新創公司打算今年種400萬株「超級樹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您認為你的企業迫切的永續轉型項目是什麼?
報名2024碳競爭力高峰會,了解企業減碳進入深水區,面對供應鏈淨零轉型,大廠已開始進行「1+N」合作形式,哪些永續轉型是企業最缺乏的?
1.排放量數據的收集和追蹤成本過高
25%
2.缺乏清晰的減碳指引與標準
18%
3.自身員工缺乏永續意識及認同
18%
4.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減碳法規與政策
39%
ESG 減碳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展開箭頭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報導國內外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網站:http://e-info.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