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人工作室活用社群工具 將「小眾」藝術推向大眾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一人工作室活用社群工具 將「小眾」藝術推向大眾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一人工作室活用社群工具 將「小眾」藝術推向大眾

Powered by 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戰略計畫
2024/05/28

踏圖文創坊創辦人林達祐透過數位工具的應用,累積品牌的口碑與流量。


名列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的八卦山大佛是彰化著名地標,而山腳下的「卦山村」生活美學聚落,則是這幾年才剛萌芽的青年創業基地。

從臺藝大版畫研究所畢業的林達祐回鄉後便落腳於此,於2020年進駐卦山村,成為村民之一,創立「踏印版圖工作坊」,期望結合地方歷史和文化,透過版畫的創作與教學,成為在地的版畫交流平臺。

這位懷抱夢想返鄉創業的年輕藝術家,是如何走過陣亡率最高的草創階段,慢慢把看似「小眾」的版畫藝術推向大眾?回想起近三年來點點滴滴,林達祐坦承,一開始創業,難題就接踵而來。

林達祐以版畫製作彰化市的景觀導覽地圖。

面臨疫情封村衝擊
設官網做出差異化,建立品牌資料庫

最大的關卡莫過於全球聞之色變的新冠疫情爆發,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甚至有半年時間無法進出卦山村,這對於一個正要起步的工作室而言,無異是雪上加霜。

無法實體營業,林達祐轉而投入數位世界,在這段時間打下工作坊對外連結的數位基礎。「我發現,要在網路上推廣版畫缺乏一個有系統且比較全面的資源可以使用,當時版畫相關的網路資訊都很片斷。」意識到傳統的版畫工作室普遍不重視數位應用,而網路資訊的不完整,正是「踏印版圖」可以做出差異化的地方。

於是,林達祐先從官網架設作為起手式,並將其定位為工作坊的資料庫。他使用部落格軟體和內容管理系統WordPress來架設網站,逐步增加部落格文章、作品集、活動紀實等資訊,作為推廣版畫、建立品牌的重要內容。

踏印版圖工作坊位於「卦山村」生活美學聚落之中。

工作室缺乏知名度
搭配社群工具,建立品牌與交流平臺

只是新創立的工作室缺乏知名度,即使辛苦建立好官網,也乏人問津。林達祐思考,多數人有使用搜尋引擎的習慣,而這樣的「搜尋流量」既穩定而有效、又能長期累積,因此做好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再搭配社群媒體,將流量導引到官網,對於踏印版圖的曝光效果會是最有效益。

於是,林達祐援引外部資源,透過自學及政府輔導,學習各種社群工具的使用,並依照不同社群工具的屬性與特色,賦予不同的工作任務。

舉例來說,Facebook是管理短期課程的最佳利器,在Facebook上為參與工作坊活動的不同群體開設各別社團,進行課程溝通、分享活動紀錄與媒體連結,不僅快速便利,也最親民;而Instagram,則是作為作品集使用,展示豐富的版畫作品,並運用Linktree在同一個Instagram頁面上新增多個網址連結,藉此推廣更多訊息、增加能見度。另外,他也使用Meta商務管理套件集中管理在Facebook、Messenger和Instagram的所有商業活動。

透過線上線下交互導流
累積工作室口碑與流量

至於 LINE@的使用,則著重於課程推播、教學內容溝通,以及一對一諮詢。舉例來說,林達祐將課程內容的操作方式上傳雲端後,參與實體課程和購買體驗包的學員,只要掃描QR Code就可以看到多頁式的步驟說明,而引導學員加入LINE@後,他不僅可以藉此回答學員問題,未來還可分享新訊息。

顧客掃瞄行動條碼就能加入踏印版圖的 LINE@官方主頁。


只是一個人要校長兼撞鐘,同時經營多個社群,難免分身乏術,林達祐也善用線上工具提高效率,使用線上設計平臺Canva為工作坊的活動排版,「好處是這個平臺內建各種社群媒體的模板,可以快速又美觀地生成、排程、發布貼文內容。」他持續經營社群平臺不輟終於看到成績,工作坊Facebook專頁從2020年成立至2023年,觸及人數已超越40,000人次,Instagram觸及人數也超過8,000人次,也陸續累積了19場工作坊的經驗。

除了經營社群平臺,透過口碑與自然流量,吸引學員來報名課程,但是相關活動課程的人氣還是遠遠不足,最現實的「人流」問題,也待解決。儘管卦山村就位於彰化景點大佛的入口對面,地理位置極佳,但是八卦山的觀光人流幾乎不會進入聚落,如何吸引遊客順道「到此一遊」?他在Google Maps上的商家檔案露出「踏印」的資訊。當他帶領學員在彰化市進行「走讀」活動時,也會把各景點的導覽內容建立在自己的Google Maps上,一來省下學員搜尋景點的時間,二來在點擊地圖後,使用行為也會收為後臺數據,供他日後參考。

掃瞄紙本地圖上的行動條碼,可以連結到GoogleMaps上的景點介紹資訊。


此外,卦山村的商家們也互相串聯應援,像是在商家LINE@帳號上,放上「卦山村夥伴」的欄位,可以連結到彼此的資訊,來此體驗版畫,也可以嘗試瑜伽、古琴或茶藝空間,交換客群,也豐富來客的體驗。

不可諱言,目前「踏印」的數位平臺功能仍有不足之處,例如官網的會員資料庫、報名系統、購物車結合第三方金流等,林達祐認為,這些都是未來優化的目標。但作為一人工作室,能熬過疫情三年實屬不易,他也不吝於分享個人經驗給有心創業者:「要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選擇對的工具,才能發揮最大效益,也要了解這些介面另一端的受眾輪廓,才不會吸引到不適合的人而增加溝通成本,平白消耗時間成本。」

行銷推廣 網路開店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