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用信託建構財務韌性 實現守財、理財、傳財的多重夢想

近年來,「通膨」兩字儼然成為臺灣民眾最在意的關鍵字,特別是「長壽通膨」揭示超高齡社會下的退休金流風險!因為隨著臺灣民眾平均餘命延長,醫療與藥物支出將逐日成為沉重負擔,即使長壽是個祝福,通膨變數卻容易打亂退休人生規劃!
再過二年,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數超過二〇%,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指出,超高齡社會意謂著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為高齡長輩,當人越活越健康長壽,準備的退休金與醫療費用有可能提早見底,導致無法安穩享老,因此她認為人人都該在財務面建構可以力抗「通膨」的財務韌性,迎接超高齡社會下增加的長壽風險。
善用信託安心享退 增加財務韌性力抗長壽通膨
提升財務韌性的最好策略,無非是提早準備以及紀律執行,並且定期檢視退休金達成進度,楊淑惠還建議退休前,選擇可以抵抗通膨的金融工具,退休後再透過可以創造永續金流的金融工具,確保退休金流足夠支應退休生活。在眾多能讓民眾運用的金融工具中,信託是近年備受矚目的選項之一,除了政策加持與多元化設計,主要是對父母好、對子女也好,因為所謂信託指由資產所有人擔任委託人,與受託人也就是銀行簽訂信託契約,後續再依契約約定條件,協助管理信託財產,並且給付給受益人。
楊淑惠進一步以中國信託銀行推出的「保險金信託」與「退休安養信託」為例,表示兩種工具使用相輔相成,不只確保做好資產運用與傳承規劃,更有助於父母安心退休、子女放心孝養,預約幸福和樂人生下半場。
預簽型安養信託低門檻低費用 無縫接軌退休規劃
中國信託銀行近期推出的「預簽型安養信託」廣受民眾青睞,主要是門檻相對較低,包括承作金額最低為新臺幣十萬元或等值外幣,信託受益人年滿五十五歲就可申辦,信託成立後委託人得視自身狀況或經濟能力,隨時存入資金提高額度。另外,對年紀漸長的父母來說,預簽型安養信託有三大好處,一是保全一生努力辛苦累積的財產,透過信託契約交付銀行專業管控,能夠避免財產被詐騙、侵占或被不當挪用;二是透過信託預先規劃未來財產用途,支應退休後的日常生活、醫療與長照費用等開支;最後是若將來不幸發生失能失智,也能有穩定金流來源,避免陷入長壽通膨循環,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而對子女來說,預簽型安養信託協助降低肩頭上的奉養照護壓力,能夠提早為父母建立長久、安穩的安養模式,尤其預簽型安養信託的資金運用區分成兩大類,一是若委託人投資屬性相對保守,簽訂契約時可約定由受託銀行將信託財產自動辦理定存,需要動用信託資金支付安養或醫療費用,再自動解除定存代為支付款項,二是委託人投資風險接受度略高想自主投資,則可由信託契約約定的委託人或信託監察人,決定投資標的或是申辦定存,讓信託資產被靈活運用。

保險金信託專款專用 為理賠金加上一道防盜鎖
當自己或家人不幸發生意外,獲得一筆大額保險理賠金時,同樣可以進一步跟「保險金信託」服務結合,確保資金妥善運用。因為保險金信託是將委託人名下保單的保險理賠金,交付給信託機構成立專戶專款專用,這樣一來可以避免保險金一次性支付後,遭遇詐騙或不當挪用,以達到長期照顧保單受益人的目的。
此外,民眾也能將保險金信託視為傳承規劃工具,約定將身故保險金分期給付保險受益人,當成生活費或教育費,無需擔心未成年子女或身心障礙子女沒有財產管理能力,甚至疑慮保險受益人的監護人未來恐不當挪用,在原本保險契約上增加保險金信託契約,也能真正達到長久照顧家人的宗旨。
中國信託提供一站式服務 多元、專業值得信賴
無論將來想入住養護機構安享銀髮人生,或挹注資金協助下一代買屋置產,透過多元彈性的信託給付設計與請款模式,確實能讓辛苦一輩子累積的資產,依自身與傳承需求做好完善規劃,並且提早預留稅源。中國信託銀行為了讓國人享有更全方面的專業信託服務,致力打造最值得信賴的高齡金融規劃顧問或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團隊,期許以「守護」為信念,依據個別需求提供客製化分析建議與最適化退休規劃,幫助更多人實現守財、理財、傳財的多重夢想,在資產管理中獲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