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新新併就差最後一哩路!74歲金融梟雄吳東亮,這次能擦亮家族金字招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新新併就差最後一哩路!74歲金融梟雄吳東亮,這次能擦亮家族金字招牌?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焦點人物

新新併就差最後一哩路!74歲金融梟雄吳東亮,這次能擦亮家族金字招牌?

新新併就差最後一哩路!74歲金融梟雄吳東亮,這次能擦亮家族金字招牌?
不同於傳統家族接班人,吳東亮的風格是「先衝再說,且戰且走」。他堅信唯有起身行動,才有達到目的的可能。 (攝影者:程思迪)
撰文者:韓化宇
商周頭條 2024/10/11
摘要
  1. 新光金、台新金日前通過合併案,若金管會批准,「台新新光金控」將成台灣資產規模第4大的金控集團。
  2. 這是台新金控董座吳東亮最關鍵戰役。新光集團兄弟中,只有他選擇離開家族、自立門戶。就算沒有豪擲千金的本錢,他執行過的購併案仍高達12次,居台灣金融業之冠。
  3. 這次,吳東亮能否重組台灣金融版圖?新新併結局將是關鍵。

10月9日,或將成為重組台灣金融版圖的關鍵時日。

新光金、台新金當天舉行股東臨時會,雙雙通過合併案。接下來,就看金管會是否核准,若批准,「台新新光金控」將成為資產規模第四大的金控集團,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的未竟之志,也將夙願以償。

吳東亮的風格與台灣傳統家族接班人截然不同。他不拘泥於迴避是非,也不追求明哲保身。在購併上,只要鎖定了獵物,他就會義無反顧進行獵捕,而且毫不畏懼與人爭鬥,即使對手是政府,甚至他的親大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細數台新金執行過的大大小小購併案,高達12次,居台灣金融業之冠。

為台新金擴張版圖
吳東亮敢於走險棋,無懼孤注一擲

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86年猝逝,由於事發突然,並沒有做好傳承規劃,其最主要的事業新光人壽、新光合成纖維等,由大哥吳東進接手。

1992年,吳東亮自立門戶成立台新銀行,吳東進雖有出資,但吳東亮還找了味王、東元、九如實業等台灣老牌企業援助,才湊足了100億元的資本額。

吳火獅四子之中,只有吳東亮選擇離開家族,創立屬於自己的事業。他對經營事業充滿熱忱,他想證明自己在能力上毫不遜色於其他兄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相比國泰、富邦、中信因為繼承了祖輩的資產,有足夠的資源透過購併來擴展版圖,自立門戶的吳東亮擁有的資源相當有限,他沒有豪擲千金的本錢,要拓土開疆,就只能把算盤打得比別人更精,必要時還得走險棋,甚至孤注一擲,當一名購併賭徒。

小檔案|吳東亮

出生:1950年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新光合成纖維公司總經理、新光電腦公司董事長
現職:台新金控董事長


2000年,台新以每家分行兩千萬元的代價,購併大安銀行,成為國內第一家展開購併的銀行業者。當時不少人嘲笑吳東亮買貴了,但他卻掀起了銀行業的購併風潮,購併價格被越抬越高,連體質最差的中興銀行,一家分行代價竟達1億5千萬元。

2005年,吳東亮與永豐餘集團何壽川爭搶建華金控的經營權,當時建華金內部分裂,一派人支持何壽川、另一派人支持吳東亮,兩派人馬互相指責,甚至揚言告上法院,鬧得滿城風雨,跟現在新光金的分裂,也頗有幾分相似。

差別是,吳東亮爭輸給何壽川,但亟欲擴張版圖的他沒有停歇,旋即將購併目光移向老牌的彰化銀行。

然而,購併彰銀,卻成了吳東亮此生最失敗的一役。

為併彰銀飽受質疑
與財政部決裂,吳東亮卻越挫越勇

2005年7月,政府公開標售彰化銀行,台新金控以每股26.12元、總價365億元,擊敗最被看好的新加坡淡馬錫,取得彰銀22.55%股權,並掌握經營權。

這個價格高於拍賣底價的45%,當年商周專訪吳東亮,他坦言這是步「險招」。果不其然,他隨即飽受「買貴」、「小吃大」等質疑聲浪,還得面對立法院在野黨的強力攻訐。

質疑聲此起彼落,吳東亮仍風雨不改,他數次主導彰銀董事會推動與台新金合併,然而,在在野黨的強大壓力下,政府立場日益保守,不敢貿然推進合併,到口的肉始終吞不下去。

馬政府上台後,扁政府推動的二次金改案逐一被重新檢視,吳東亮合併彰銀的夢想也漸行漸遠。

2014年,財政部與台新金徹底決裂,爆發經營權大戰,彰銀經營權被財政被搶回,吳東亮九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成為黃粱一夢。

彰銀彷彿卡在台新金喉中的魚刺,既吞不下又吐不出,也拖累台新金的發展。

2013年,台新金曾試圖購併紐約人壽,卻遭金管會以財務體質不佳為由駁回,但真正的原因是台新金與財政部關係不睦,遭金管會刻意阻撓。

搶新光金經營權
他聯手大股東,用槓桿「以小搏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8年,台灣最大的建商寶佳機構劍指台新金經營權,向來征戰八方的吳東亮,首次面對保衛家園的壓力,寶佳最後一席董事都沒選上,台新大獲全勝,在丟掉彰銀後,吳東亮終於打了場勝仗,一吐長年怨氣。

命運多舛,淬鍊出吳東亮打經營權大戰的本領,底下的人久經沙場,也成了沙場老將。因此,在台新金與財政部達成協議,將彰銀股權賣出後,桎梏已除的他,立刻直指新光金,和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結盟,並號召廣大民心思變的小股東支持,勢如破竹拿下經營權。

爭議彷彿是吳東亮的養分,讓他越挫越勇;購併時,儘管資源有限,他也總能找到最合適的槓桿支點,以小搏大。

如今,台新金與新光金的股東會已雙雙通過合併案,一心想擦亮家族招牌的吳東亮,只差最後一步,球現在正捏在金管會手裡,一旦批准,「台新新光金控」將躍升為台灣第四大金控集團,吳火獅家族的光芒更勝從前。

這是現年74歲的吳東亮最關鍵的戰役,也可能是驍勇善戰的他,在購併舞台上最後一舞。無論新新併的結局為何,「金融梟雄」都將成為詮釋吳東亮的最佳註腳。

核稿編輯:劉佩修
責任編輯:林思妍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台北捷運五大熱門站,消費力強勁!您最常去商圈消費的類型是?
台北捷運中山、北門、國父紀念館、南京復興及松山5大站,不分平假日皆展現強勁消費力。國父紀念館站受惠於誠品松菸、大巨蛋開幕,平假日停留超過30分鐘人潮近7成。
1. 百貨購物與時尚服飾
2. 餐飲美食與咖啡輕食
3. 藝文娛樂與休閒活動
4. 交通通勤與生活日用品
5. 住宿與商務洽公相關消費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北市新黃金商圈成形!不只中山站,這4站不分平假日消費力都強勁
吳東進 台新金 中信金 吳東亮 新光金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