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新光金才變天,增資壓力迫在眉睫⋯恐得掏出百億資金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新光金才變天,增資壓力迫在眉睫⋯恐得掏出百億資金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新光金才變天,增資壓力迫在眉睫⋯恐得掏出百億資金

新光金才變天,增資壓力迫在眉睫⋯恐得掏出百億資金
新光人壽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恐將低於200%法定標準。 (來源:程思迪)
撰文者:廖珮君、陳佩嘉
經濟日報 2023/06/12
摘要

1.新光金9日股東會後變天,然而迫在眉睫的是,新光人壽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恐將低於200%法定標準。

2.新壽財務狀況恐衝擊金控CAR逼近100%法定邊緣,一旦財務比率未達標,就需增資。

3.市場粗估,若新壽RBC要拉到200%以上,可能得掏百億元資金。

新光金9日股東會後變天,新任金控董事長陳淮舟等新經營團隊陸續就位,火燒屁股的將是新光人壽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恐將低於200%法定標準,據瞭解,金管會最快將在6月底前約談新光金、新光人壽董總,最關鍵的就是增資一事。

據透露,金管會將約談新經營團隊,聚焦3件事:1、了解新光金未來經營方針,2、財務狀況,尤其是6月半年報,新壽RBC恐會低於200%以下,甚或衝擊連金控CAR都可能逼近100%法定邊緣,一旦財務比率未達標,就需增資,3、人事更迭後需穩定,不能影響存戶、保戶與投資人信心,營運需穩定。

據資料顯示,2022年底新光金資本適足率僅107.5%、新壽RBC僅213.6%,全都僅在法定的及格邊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壽內部預估6月半年報、RBC勢必跌破200%,官員直言「迫在眉睫的,應是新壽6月底的增資問題,才能再來談選後改革,優先順序應該要搞清楚。」

新壽今年因持續虧損,資本更加脆弱,也導致避險成本走揚、外匯準備金不夠充裕、投資收益又不好,惡性循環下,讓新壽獲利欲振乏力,金管會過去已要求新壽每年因應高利率保單做補強60億元增資,如今顯然更加不足。

據了解,新光金在吳東進當家時代,金管會曾要求「再多增資一點」但卻未果,官員說,現在換人當家作主,將會找新經營團隊談增資這件事。

知情人士指出,已讓出經營權的吳東進,傾向由新團隊的董、總座,共同商討出合理的增資及財務計畫。至於新光金新任董事成員則表達,若金管會要求到會說會或提出計畫,一定遵照辦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未來大股東是否配合增資,新光金表示,過去吳東進任董事長時期,已為新光金增資372億元,未來將由新的經營團隊進行相關規畫。

依時程,一旦新壽6月半年報RBC低於200%法定標準,金管會將在8月、半年報出爐前發函提改善計畫,9月底新壽需提出具體計畫、並依計畫執行;市場粗估,若新壽RBC要拉到200%以上,可能得掏百億元資金。

對此,新光金表示,雖然5月新壽因為避險成本仍在高檔,導致單月虧損24.4億元,不過5月的淨值有些許回升,對於RBC的表現有益,至於半年報是否面臨跌落200%壓力,新光金主管表示,尚未計算,無法得知,不過新光金年年依照進度為新壽增資,且新壽一直有計畫透過販售CSM(契約服務邊際)商品,目前每年以300億元為目標,10年就有3,000億元,等於增加未來增資的實力。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洪士琪傳接新光金控副董

三金控加碼騰訊、阿里股債

新光金火燒屁股的是這件事…金管會將約談金控董總

中信金首見大額投資 大陸兩農業銀行

三金控加碼騰訊、阿里股債

責任編輯:劉怡廷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新光人壽 洪士琪 金管會 吳東進 新光金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展開箭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