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投資理財
投資股票是賺價差、還是領股利?一個上廁所的故事幫你釐清

1.一項產品背後牽扯到的產業鍊可能多達數十家企業。當消費者使用這項產品時,便能為相關企業帶來營收。
2.如果你透過指數型基金,持有最多元的股票組合。隨著時間一久,你幾乎每年都會坐收這些公司發放的更多股利。
3.當你透過指數型基金或ETF持有上千家公司股份時,就是把雞蛋分在好幾個籃子裡,你每年收到的總股利有可能會越來越高。再把多的股利拿去買入更多股票,就能利滾利。
約翰每天早晨起來,就拿起他的iPhone往廁所去。是的,他帶著手機上大號。我猜你身邊應該有人也是這樣。約翰上完大號、擦屁股、沖馬桶,然後用肥皂洗手。在約翰走出廁所前,他已經幫別人賺到錢了。
例如,他的手機資費方案用是AT&T*的。我持有AT&T小部分股權,所以他間接付錢給我。他用寶僑牌(Procter & Gamble)的衛生紙擦屁股,我也有那家公司的股票。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製作了他用的肥皂,我也有嬌生公司的股票,所以我為他的衛生習慣鼓鼓掌。
編按:美國3大電信公司之一。
約翰走進了他的廚房,打開電燈。我擁有供電方再生能源公司的股票。約翰倒了一碗Cheerios穀麥片當早餐,是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的產品,我也有通用磨坊的股票。
從約翰起床的那一刻,到他上床睡覺為止,他的行動助長了上百家企業的產品與服務——而我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其中包含:交通運輸公司、食品公司、能源公司、服飾公司、零售公司、餐廳與咖啡公司、製紙公司、儲存公司、電梯公司、空調或暖氣公司、衛生公司、保險公司、藥品公司、木材公司、天然資源公司、農產公司、科技公司、飲料公司、廢棄物管理公司、回收公司、太陽能公司⋯⋯族繁不及備載。
只要花100美元,你就能擁有數千家不同企業的股份。你的100美元可以分散到每一個產業。
無論現在的經濟處於成長或衰退,都不重要;約翰的年紀大或小也不重要;約翰是單身男子還是十個孩子的爸爸,也不重要;他可以是純素食者或肉食性動物、可以是奎師那信徒(Hare Krishna)或者單純是毛髮旺盛的傢伙。除非約翰住在山洞裡,否則他每天都要使用到幾百家公司的服務。
聽起來太牽強嗎?我懂。你可能會說:「我才沒有每天把錢貢獻給幾百家公司!」但你錯了。擦屁股這個簡單的動作牽連到的產業很廣。以衛生紙為例,約翰買新的衛生紙時,像寶僑這種衛生紙製造商不是唯一獲利的公司。如果他開車去買的話,他要使用燃油,這便會讓艾克索美孚(ExxonMobil)這類的石油天然氣公司獲利。你說他開特斯拉?那輛車的電力絕大部分來自化石燃料或氫燃料企業。
約翰可能在連鎖超市Safeway、Costco、或是Walmart買衛生紙,讓那些公司增加收益。擁有衛生紙原料木材的是林業公司Weyerhaeuser就是一例。而像強鹿(John Deere)這類公司會販賣伐木用的集材機、伐木歸堆機等設備給林業公司。
因此,約翰擦屁股的時候,這些公司們滿心歡喜的期待進帳。諸如聯合太平洋公司(Union Pacific)這種鐵路公司,透過運送木材、木漿、還有紙張等賺取收入。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這類企業則會製作衛生紙的包裝塑料。
儘管很難想像,但我們光是擦屁股就對幾百家企業有利。說到底,我所列出來的每一家公司都要使用其他企業的服務,才能運作如常。
從一杯咖啡到一條牙膏,所有東西的製造、運輸與販賣過程,都會牽涉眾多公司。它們大多都是上市交易公司。幾乎所有的公司,你都可以透過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s)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後簡稱ETF)的產品來擁有其股票。當你擁有全球股市指數時,就等於坐擁世界各地數千家公開交易的企業。
當人們使用那些企業的產品與服務之時,那些公司會獲利。透過指數型基金或ETF,你會獲得回報。
分散股利:源源不絕的收入
你的賺錢模式會是這樣:大多數公司過一段時間會付股利給股東。那是從公司獲利的一部分付給股東的現金。隨著企業的獲利提高,也會增加發放的股利。
我在下面表格裡中列出道瓊工業指數裡的8家公司。此表並不是擇優挑選,而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前8家公司。你可以把道瓊指數想像成一間俱樂部,有30家經營表現優異的美國企業才能擠入。
道瓊指數前8檔股票,自2007年到2020年每2年間的股利,按照字母順序排列:

舉例來說,3M公司生產各式各樣的產品,有膠帶、牙齒與齒列矯正產品、汽車養護產品,還有消費者電子元件等,旗下好幾個品牌,生產多達6萬種產品。除非你靠漁獵、種田維生,過著水電自理的生活,否則你可能這一週就用過這家公司的產品。
2007年時,3M公司發給股東一股1.92美元的股利。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機沒有減緩這家公司的發展。隨著它們繼續賺更多錢,繼續增加發放的股利。2020年時,它每股發放了6.16美元的股利。
如果你擁有指數型基金,這些股利會存進你的帳戶,或者你也可以再把這些錢投入到更多單位的指數型基金。
這份道瓊工業指數列出的第三家公司是安進(Amgen),全球最大的生物製藥公司之一。2011年以前,這家公司都沒有發放股利,而是選擇將獲利再投資公司。如此做法,對股東來說,看似不如1年4次的現金股利發放。然而,當公司保留獲利而不是發放股利時,往往能讓股價漲得更高,到頭來對投資人更有利。蘋果公司的情況亦是如此,它一直到2012年才開始發放股利。
碰上景氣不佳,公司可能會暫時減少或維持發放的股利。以雪佛龍(Chevron)為例:2007年到2019年間,每年它都增加發放的股利。但由於新冠疫情衝擊,該公司在2020年時就減少發放的股利。
無論如何,如果你透過指數型基金,持有最多元的股票組合。隨著時間一久,你幾乎每年都會坐收這些公司發放的更多股利。
坐收股利,就能利滾利
當你透過指數型基金或ETF持有上千家公司股份時,就是把雞蛋分在好幾個籃子裡。那些公司,有的會年復一年的增加其股利。有的可能沒那麼順遂。但透過持有它們,你每年收到的總股利有可能會越來越高。這麼一來,你就可以再將股利轉為更多股票。有了更多股票,投資人就會收到不斷增加的股利。除此之外,那些股票的價格往往會上漲,讓投資人雙面獲利。
這種左右開弓的連續技威力就像是:假設你某個祖先在1920年時替你的家族投資了100美元,買進美國股票,你的家族100年後才能動用那筆錢。在投資期間,美國遭逢1929年的股市崩盤、經濟大蕭條、2次世界大戰、多次美國參與的戰爭、1973年到1974年的金融崩盤、2000年到2002年的金融崩盤、2008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機,以及2020年開始新冠疫情導致的金融崩盤。
假設當初將這100美元分配到美國市場裡的所有股票。換句話說,這筆錢賺得的是美國股市於1920年到2020年間的獲利。在這100年裡,光是這些股票,價格就上漲到52萬8111美元。真不賴吧。不過,如果我們將股利一併計入,並且再投資到同樣的股票上,當初的100美元會成長到237萬美元。
這可是別亂拿股利買太多冰淇淋的好理由呢!
《平衡心態:掌握成功的四腳桌法則,穩步累積你的財富、幸福與健康》
作者: 安德魯.哈藍 Andrew Hallam
譯者: 沈聿德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2023/03/02
作者簡介
安德魯.哈藍 Andrew Hallam
.美國股市3位傳奇專家聯合推薦的「素人投資家」
原本是高中老師,任教於新加坡的美國國際學校,以教師的薪水打造出千萬財富。他寫了國際暢銷書《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是第一位在美國亞馬遜、加拿大亞馬遜銷量第一的商業理財類作家。
哈藍在2002年開始撰寫關於個人理財的文章,其中有兩篇榮獲加拿大國家出版獎理財類決選提名。作品刊登於《加拿大商業雜誌》(Canadian Business)、《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財識》(MoneySense)、《時報》(L'Actualite)及《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
2006年開始舉辦投資研習會,告訴人們如何輕易打敗理財顧問的投資報酬率。他的九個理財投資法則,不僅受到《環球郵報》報導,而且登上《華爾街日報》。目前他還在學校教授個人理財。
除了寫作幸福與理財方面的專文,他最愛的是:在叢林中與蚊子搏鬥、在傾盆大雨中騎自行車上山,或開著麵包車去阿根廷,享受真正「自由」的平衡人生。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