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投資理財
該給孝親費嗎?給多少?一張表一次看懂

1.究竟要不要給長輩孝親費,可以依據你是否要負擔家計,以及是否住在家裡來思考。
2.孝親費與居住支出相加,以收入的30% 為限,最多不要超過35%。但每個人家裡狀況不同,還是要視實際經濟狀況調整。
3.如果每月給孝親費很辛苦,可以考慮用紅包取代,在過年或特定節日給就好。也要和家人劃清財務界線,或保留收入資訊,不要完全讓長輩知道收入。
海莉跟同學吃飯,討論到孝親費的話題。結束後,她在捷運上跟表姐克拉拉傳著訊息。海莉問:「表姊,我工作快一年,都沒有給家裡孝親費,是不是很不孝順啊?我剛剛跟同學吃飯,她們都有給家裡錢耶~」

不久後,海莉抵達理財專家奈提博士開的咖啡館,把細節告訴大家。海莉說:「我大學的學費是家裡付的,所以不用還學貸,爸媽對我真的很不錯。我同學阿丹每個月要給家裡2萬元,但他家其實沒有很缺錢。」
表姐克拉拉回道:「我老公阿布和我,各自要負擔家裡一部分的房貸,還好我們負擔得起。」
海莉問:「奈提博士,關於孝親費,你有什麼建議嗎?」
奈提博士答道:「大原則是,孝親費與居住支出相加,以收入的30%為限,最多不要超過35%。但每個人家裡的狀況不同,還是要視個人與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調整。」
可依據是否負擔家計,以及是否住在家裡來思考,分為下表中4個象限。

海莉聽完後,不禁感嘆道:「阿丹真的很辛苦耶。」
奈提博士說:「妳可以請阿丹算一算,給完孝親費他是否還能存錢,如果不行,就要減少孝親費的額度。」
「如果覺得每月給孝親費很辛苦,也可以用紅包取代,在過年或特定節日給就好,長輩反而更開心。或者保留收入資訊,不要完全讓長輩知道你的收入。堅持到底,漸漸的,你就能建立好財務界線。」奈提博士再說。
奈提博士繼續解釋:「也可以嘗試向長輩坦承財務困難,請長輩理解。溫柔且堅定的溝通,不要被情緒勒索影響。」
海莉回到家後,問媽媽莎拉太太:「媽媽,妳覺得我要給孝親費嗎?」
莎拉太太回道:「爸爸媽媽現在都還在工作,只要你常常陪我們就好。」
海莉說:「爸爸媽媽對我真好,我以後也會好好愛你們∼」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
當你遇到孝親費這個課題時,先思考2件事:
1.家人是否確實有需求?
2.你是否能夠照顧好自己?
你不需要和家人劃清界線,但是要建立界線。
*本文摘自《小資理財90秒》,書籍原內容為「圖卡劇場」,為利商周網站閱讀,將部分內容改為文字。
《小資理財90秒》
作者:趙柏凱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3/01/17
作者簡介
趙柏凱
「小資理財90秒」臉書粉專版主,本業是工程師,也是斜槓工作者,身兼講師、作家、婚禮主持人。2018年開始以「奈提博士」作為筆名,開始在網路上發表理財故事與文章,以創作生動的理財故事而受到關注。
推廣「幸福人生理財學」,理財哲學為「專注本業、金錢管理、指數投資、幸福人生」,認為理財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幸福,而學會金錢管理以及指數化投資正是獲得幸福的重要方法。
人生願景是「幫助小資族透過學會理財而獲得幸福」。認為現在的理財教育環境需要更多引導者,致力於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小資族學會有效的理財方法。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