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台灣經濟成長率8%,家庭背債卻亞洲第2高!外媒:台灣出口太熱,其實很危險

1.台灣、南韓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8.16%、1.8%都優於預期,台灣主要受惠海外對電子產品和電腦晶片的需求,以及疫情催生的5G和遠距趨勢。
2.雖然台韓出口強勁,但國內需求卻遠遠未及,華爾街日報直指這個不平衡的現象「很危險」。
3.過度重視出口,讓台韓過度干預匯率、維持低利率,將導致房市等金融脆弱化,也增加與美國衝突的風險。
4.2019年台灣家庭負債占GDP比率為86.7%,換算下來為扛債約20兆,為亞洲第2高。但疫情爆發以來,未償抵押貸款總額增加了10%,這意味,家庭負債占GDP比率將進一步攀升。
台灣和南韓上周都公布優於市場預期的經濟成長數據,兩者的情況看起來非常相似:出口蓬勃發展、國內需求未能跟上,這種現象已造成了一些問題,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金融脆弱性將會進一步惡化。
內需追不上出口,台韓出口熱卻恐讓金融變脆弱
華爾街日報報導,以南韓為例,相較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第4季,今年第1季的貨物出口成長4.4%,而私人消費支出仍比基準低5.5%。台灣的情況也是如此,今年第1季的電子產品出口較一年前大增28.4%,在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8.2%中,來自淨出口的貢獻遠超過消費。
這個問題有很大一部分牽涉到外匯市場,台灣與南韓都不希望本幣過度升值,因為本幣升值會削弱出口競爭力。這就為兩種風險埋下隱患,首先是外匯存底激增,將使得這兩個亞洲出口強權在匯率操縱問題上與美國發生衝突。儘管這種情況不會很快發生,但美國財政部也許不會無限期保持沉默。
第二種風險更複雜,從長遠來看更令人擔憂。台灣與南韓的央行都儘量避免升息,以防為各自貨幣的升值火上澆油。不過,維持這麼低的利率,及嚴重依賴貨幣政策而非財政政策來支撐需求,可能會使與房市有關的金融脆弱性更加惡化。
台灣家庭扛債20兆,為亞洲第二高
台灣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台灣家庭負債占GDP比率為86.7%。但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未償抵押貸款總額增加了10%,意味著家庭負債占GDP比率已進一步攀升。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顯示,南韓在這方面的占比更高,截至去年底,家庭債務占GDP比率達到102.8%。即使按照先進經濟體的標準衡量,台灣和南韓的這項占比也很高。
報導指出,台灣與南韓政府知道高槓桿可能造成的不穩定效應,已多次試圖為房市降溫。但當太多總經政策是建立在政府厭惡負債以及過度以出口為優先時,勢必累積許多脆弱性。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台股爆6000多億是崩盤前奏?專家指出關鍵二個字
拚賺二股本!法人上修長榮、陽明目標價至102元、86元
兩種買房省錢方式 房仲:看似賺到可能大虧
Chia奇亞幣用硬碟挖礦成新寵 硬碟概念股樂歪
面板利多不斷 友達、群創目標價驚見「4字頭」
責任編輯:謝佩如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