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商業趨勢
連洗衣精都要變貴了?聯合利華10年內不再用石化燃料,改用「彩虹碳」

1. 全球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宣布,2030年之前,他們將不再使用任何石化燃料製造清潔用品。全世界每10個家庭就有7個家庭擁有至少1個聯合利華產品,因此此舉影響廣泛。
2. 聯合利華的策略是用「碳」減碳,把碳來源多樣化,用植物、海藻、二氧化碳等來源取代「黑色」的石化燃料。目前,已經與印度與德國的公司合作研發新替代原料。
全球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日前宣布,10年內、也就是2030年之前,他們將不再使用任何石化燃料製造清潔用品,他們為此正投入1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60億元)的資金研發替代性原料。
根據該公司數據,每天都有25億人使用他們的產品;他們旗下共有7萬個產品,全世界每10個家庭就有7個家庭擁有其中至少1個產品。因此,聯合利華此舉影響廣泛。
先對碳足跡佔一半的化學原料開刀,計畫削減20%碳足跡
疫情間,聯合利華擁有各式家用、個人清潔產品,因此在市場中具備優勢;第二季財報就顯示,家用以及衛生用品銷量成長24%。
聯合利華家居護理部門主管特卡爾維(Peter ter Kulve)指出:「這幾個月,我們看見前所未見的清潔產品需求,我們很驕傲能參與其中...但這不應該是自滿的理由,我們不能因此忽視我們的世界正面臨的環境危機:自然棲地破壞、氣候緊急狀況...我們有責任保護它。」
《美國商業資訊》(Business Wire)報導,聯合利華清潔、洗衣產品的生命週期中,用於製造的化學原料就佔去這些產品產生之碳足跡近一半。因此,針對自家致力於全面改革清潔產品原料、製程、包裝的「清潔未來」計畫,聯合利華首先從原料--產品的源頭下手,並期望能藉此減少20%的碳足跡。
用「碳」減碳!聯合利華的「彩虹碳」計畫
特卡爾維說明,他們決定不再依賴石化燃料,方法是「當地面上還有充足的碳,停止從地底下抽碳。」
聯合利華的策略,居然是用「碳」減碳?這正是他們的「彩虹碳」計畫,針對產品配方中的碳,把來源「多樣化」。比起不能再生的「黑色」石化燃料,其實還有很多種碳來源可以使用:捕捉二氧化碳後製作成蘇打粉(紫色碳)、「綠色」的植物、「藍色」的海藻、以及「灰色」的廢棄物再生。
目前,聯合利華已經正在跟南印度一間公司合作,捕捉二氧化碳後,用來製作洗衣粉裡不可或缺的蘇打粉原料。除此之外,它也與德國特殊化學品公司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合作,研發一種可再生、可被生物分解的界面活性劑,目前該原料已經用來製作旗下品牌Sunlight的洗碗精產品。
讓民生用品變環保,代價是否是高貴的價格呢?雖然還不能肯定,但特卡爾維對此似乎滿有信心:「我們知道人們想要跟傳統產品一樣好用、可負擔、同時又環保的產品,科學和科技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得以做到。」
除此之外,聯合利華更保證,接下來10年會讓旗下所有產品都可被生物分解,並且減少使用塑膠包裝,2039年前所有產品會達到零碳排--比《巴黎氣候協定》所規定的期限還早十年。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公司之一,聯合利華擁有眾多品牌和產品,代表要調整、改造的部分非常多,它的聲明的確樹立了一種決心改善環境的態度典範。(🍀延伸閱讀:共好!投資未來10年最重要的綠色商機)
(參考來源:CNN、Business Wire、The Motley Fool)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