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你家年菜怎麼來?全台最大蔬果批發市場,過年前48小時大作戰全紀錄

年夜飯,開動了!
這個場景,很多人都不陌生。除夕一早,婆婆媽媽趕著去菜市場買齊年節需要的食材,張羅中午的拜拜。一整個下午在廚房洗洗切切,馬不停蹄的準備,就為了每年家人大團聚的這一頓年夜飯。
獅子頭滷白菜、櫻花蝦炒高麗菜、刈菜(芥菜)燉雞湯…這些都是常常出現在年夜飯桌上的料理。你知道嗎,這些蔬菜都是在除夕前的兩天,搭乘「特快車」抵達果菜市場,經過一連串緊湊的卸貨、拍賣、分送,整個過程都是「特急件」的速度,最後才上了你家餐桌。
位在台北市的環河南路、萬大路口的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每天經手的蔬果量,高達2千公噸;是整個大台北地區蔬果供應的心臟。

這占地5.2公頃、約5個足球場大的一塊地,在台北市像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結界」,白天去看,肯定空無一人,空曠又安靜。到了凌晨12點,「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這裡卻燈火通明!各種尺寸的貨車進進出出,把中南部的蔬果運進來;凌晨3點半開始人聲鼎沸,35個蔬菜拍賣台、16個水果拍賣台前統統擠滿人,拍賣員喊價聲、承銷商搶拍聲此起彼落,好多「印章」在空中丟來丟去,因為一旦成交,承銷商就要把印章「丟」給拍賣員蓋印,代表交易成功。
拍賣出去的蔬果,最慢在早上7點前,就會被送到大台北地區各個傳統市場。當多數人正要起床,這裡的人已經準備下班回家。
一年當中,唯獨除夕的前兩天不同。
在這兩天內,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供貨量,將高達4千公噸,是平日的兩倍;全天不間斷地進貨、拍賣;再進貨、繼續拍賣。拍賣員分成兩班,第一班從凌晨12點拍賣到早上8點;第二班接手再拍賣到中午12點。換第一班再回來拍賣到下午4點…
為了讓產地的貨源源不斷的進來,拍賣場內不斷電,場外更是全天候待命。大噸位的卡車,在場外路邊併成兩排停,連續數公里。每一台車的車牌、所載運的蔬果,都由果菜市場的人員事先登記好。在拍賣場正中心的指揮台,必須眼觀八方,一發現有哪個拍賣台東西快空了,馬上要用對講機通知「某某車號」的卡車立刻開進場補貨。

當天,除了拍賣員和理貨員,果菜市場的人員們最關鍵的工作,就是「指揮交通」!哪一台車該進場、一進來後要往哪一個車道開,全部不能遲疑,所有的車子「只能走得慢、但絕對不能塞車,否則年度的籌備就完了。」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主任王鴻雄說。
過年期間需求的蔬果量特大,載貨的司機若能多載一趟,就現賺多一趟的工錢。為此,每個司機都希望自己的車能快點進場卸貨,萬一「調度的不好、或是不公平,會起衝突的…」王鴻雄說。但只有「總指揮」有資格決定車輛進場順序,不難想像,坐鎮指揮台的壓力有多大。
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理貨員忻亮霆,才到職3個月,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過年前拍賣大作戰,他說有點緊張,但也很期待。身為主任的王鴻雄,則必須待到除夕當天的中午,貨款點交完畢、場地清整結束,才能下班,「回家剛好可以趕上拜拜」他笑著說。年前的蔬果拍賣大作戰,對他們來說,像一個超大型期末考,通過了,就能開心回家過年。

今年的農曆年,氣溫比往年都低;但再強的寒流,也抵不過圍爐的溫暖氣氛。高麗菜讓火鍋湯底多了一味鮮甜,年夜飯桌上,除了感謝父母一年來的辛勞、家人的照顧,吃著豐盛年菜,也在心裡向農民、攤商還有果菜市場工作人員,道聲謝吧!
商周大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