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 to Profit

網路產業熱潮由美國傳到亞洲來,今年熱度越來越高,而美國的網路熱也沒稍減。但美國今年有個不同的觀察點出現,那就是網路公司的獲利能力。

過去網路公司不賺錢被視為當然,只要知名度、商業模式不錯,就可以得到投資者與媒體的支持,後來收入也被加進來成為衡量條件,但就是跳過利潤。今年不同了,美國的投資者開始選擇有獲利模式的網路公司,Yahoo!、eBay公司賺錢,股價就高,Amazon、eToy繼續賠錢,股價不振,美國投資者已開始用獲利標準來看網路公司,尤其是已經營好幾年的公司。

投資者態度轉變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