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者.陳宗怡)
三月底以來,特斯拉股價從谷底反彈,幅度將近八成,但為何台灣的特斯拉概念股們,同期間反彈幅度卻只有它的約一半?
答案是:即便概念股中最有名的齒輪廠和大都不夠「純」!和大總經理陳俊智告訴商周,其營收有六成以上還是傳統的燃油車,電動車占比只有三成多。所以,當「電動車上,燃油車下」的時代來臨,和大反而先受害,而非受惠。
特斯拉或電動車在台灣的上市櫃供應鏈企業,相關產品占營收的比重平均約只有一五%左右,「純度」普遍不高。
(攝影者.陳宗怡)
三月底以來,特斯拉股價從谷底反彈,幅度將近八成,但為何台灣的特斯拉概念股們,同期間反彈幅度卻只有它的約一半?
答案是:即便概念股中最有名的齒輪廠和大都不夠「純」!和大總經理陳俊智告訴商周,其營收有六成以上還是傳統的燃油車,電動車占比只有三成多。所以,當「電動車上,燃油車下」的時代來臨,和大反而先受害,而非受惠。
特斯拉或電動車在台灣的上市櫃供應鏈企業,相關產品占營收的比重平均約只有一五%左右,「純度」普遍不高。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