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年輕人不知碗粿是什麼碗糕,怕台灣人會種好米卻不吃好米,所以農糧署日前舉辦「台灣第一碗最強碗粿爭霸賽」,指定參賽者使用第一支有產銷履歷的在來米做主原料,而奪下冠軍者必須將碗粿技轉給便利商店,透過其普及與便利性,讓冠軍碗粿有機會變成下午茶或消夜場的選項。
擔任評審的我感觸良多,反問自己有多久沒吃碗粿了呢?都市長大,沒有阿嬤住鄉下,即使如此,仍有幼時台灣阿嬤做粿的印象,用力 稠的黏糊米漿倒在大蒸籠裡。阿嬤炊粿最怕不熟,所以沿著蒸籠內緣插上好幾根水管,幫著透氣,拿筷子在粿裡戳來戳去看有無沾黏。做粿的工程浩大,可是為什麼原本大大的炊粿會變成小小的碗粿?幼時在台南家鄉過年的署長胡忠一,分享當年炊粿回憶:「把做粿剩下來的米漿舀進飯碗裡,再放進愛吃的配料,蒸熟後就成碗粿。」
台灣碗粿大致分成兩派,配料堆在純白色的粿上是客家式,配料放進淺棕色的粿裡是閩南式,兩者從外到內的差異好大!我的客家碗粿初體驗在苗栗,直覺配料組合好奇怪,炒得噴香的肉臊裡面,居然有切細的菜脯以及豆乾,碗粿不但慘白也沒有調味,就像第一次跑到台南採訪碗粿名店富盛號時,也被它的黑給嚇到,形狀明明是碗粿,吃進嘴裡竟像是滷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