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讀世界

糧荒救星?荷蘭「食物谷」直擊

重點摘要: 科技與投資人正在改造農業!iPod之父說,農產品正是創新好領域。 新農業,成全球投資圈新寵,資金搶進垂直農場、農業機器人等領域。 氣候變遷,加上水資源受限,市場專家期待用科技餵飽近百億人口。

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行動造就未來」體現在科技技術改變食物產業的趨勢,其中的佼佼者是荷蘭瓦罕寧恩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及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瓦罕寧恩或許不如後兩者名氣響亮,但它正是這場革命的核心。

瓦罕寧恩園藝與產品生理學教授馬西流斯(Leo Marcelis)正一邊領頭檢視溫室裡的番茄幼苗,一邊解說,改變溫室燈光顏色就可以改變番茄的風味、滋味,甚至維生素含量:若想速成,就得開紅燈;若想開發含有較高抗氧化劑的短株植物,就得開藍燈;不想要長莖植物長出太多分枝,開暗紅光就對了。

「這是不同顏色之間的平衡,」他說,「如果這批番茄的維生素C含量增加一倍,就有可能幫助全世界很大一部分人口獲得足夠的維生素C。」他的言談之間流露出改變世界的企圖心。雖然瓦罕寧恩四周都是廣大平原,但它擁有「食物谷(Food Valley)」的封號,認同它具備美國矽谷風格的創新和初創企業的狂熱。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