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鈾價上漲4倍

核能復興推升鈾價

做為發電重要來源的油、煤價格居高不下,標榜低成本的核能發電近來有捲土重來之勢,核能發電原料——鈾,其價格一度大漲,就反映了這個現象。

鈾的來源最早是瀝青礦,過去科學家只知其中含有鋅、鐵、鎢等元素,一七八九年德國科學家克拉波(M. S. Klaproth)發現在瀝青礦中有一種新元素,他將其命名為鈾,鈾的英文字為Uranium,和「天王星」(Uranus)十分近似,這是為了紀念八年前(一七八一年)剛發現的這顆行星。

到了十九世紀末,科學家發現鈾具有放射性,二十世紀義裔美籍科學家費米(Enric Fermi)更設計並建成第一座利用鈾的核反應爐,一九五四年蘇聯並建成全球第一座核電廠,以鈾為原料的核能發電正式進入人類生活,以台灣來說,目前不到兩成電力來自核能,和鄰國日本(約二六%)、南韓(三七%)相比算是偏低。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