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台股加權指數暴跌二千多點,使股票短期投資損益平衡點約七千點的國壽首當其衝。 國壽在十月十一日緊急公布:今年第三季認列股票短期投資跌價損失「只有」九十五億元。 但股價還是跌破六十元。儘管第三季的投資虧損讓上半年的錢吐了回去, 國壽建置資產管理王國的腳
今年十月以來,國內壽險業龍頭國泰人壽受提列鉅額股票跌價損失傳聞衝擊,從十月初開始便呈現破底走勢,市場在空頭摜壓之下,導致國壽股價連創新低,至十月十六日為止,國壽股價只剩五十三.五元,這個價錢只買得到五分之一張威盛股票(當天收盤價為二百六十元)。
分析師指出,一般保險公司行事保守,買進股票後通常會長期持有,國壽在第三季認賠處分的股票比率應該不高。因此,根據國壽半年報中揭露的短期投資明細,至今年六月三十日為止,國壽所有短期投資中,取得成本總價最高者為台積電的六十二億二千九百多萬元,雖然平均每股成本只在一百一十六元左右,但是只要台積電跌一根停板,國壽一天就得損失四億三千六百多萬元,這個價錢可以付中華民國總統四十四年的年薪(以月薪八十二萬二千元計算)。
至於取得成本總價第二高的聯電,也同樣讓國壽老闆心痛。國壽取得聯電成本約五十八億四千一百多萬元,平均每股成本約七十九元,聯電每跌一根停板,國壽當天也將立刻損失四億多元。此外,包括華邦電、宏電、台達電、鴻海、聯強等電子股,國壽持有的部位也都各在十億元以上,也難怪在股市一片慘綠中,國壽會成為空頭點名摜壓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