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的歷史

我喜歡談過去,因為歷史漫長故事裡的點點滴滴,比當下事件談起來深刻,這大概是我喜愛歷史和歷史人物的原因。如今,人們將焦點放在阿扁總統的演說上,如果把李登輝四年前的演說稿,也拿來比論,恐怕比較容易警覺我們已被新聞訓練地用太大的放大鏡,看待一個一小時六千字的空洞文章吧。

四年前李登輝五二○就職時,他也承諾促進「兩岸和平」,還主張「中國必須統一」、如果國家需要、人民支持,登輝願意出訪大陸」。媒體當時說,這是軍事演習後,「兩岸關係轉折點」、「一大步」。但三年後,李宣布兩國論,主政四年期間,不但出訪未成,戒急用忍未調整,三通未開放,兩岸關係比八年前第一次辜汪會談時更要壞得多,幾乎已到了美國軍事專家恐懼戰爭臨界點的狀況,真是好個「一大步」與「轉折點」。

儘管中國大陸北京政府曾宣布,阿扁「五二○」表演將是焦點,不過它的目的應是抑制阿扁往台獨傾斜,並逼迫阿扁往「一個中國」轉向居多。五二○之後,中國大陸會持續施壓,並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中共內部領導權力轉移第四代加劇,兩岸終局定論才會逐漸浮上台面,時間點都約在二○○一年至二○○二年左右。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