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thanks for attention

共有 4 則相關文章

職場

世界公民文化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以訛傳訛的中式英文 「演講完要記得說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老師在英語演講比賽前的練習賽中就這樣跟Nora說。 Nora想了一下,說「謝謝老師的提醒,不過,我問過我的美國朋友,她說,演講完說 "Thank you"就好,網路上我還看過一篇文章說,動名詞前一般不會用所有格,所以是不是簡單說一句 "Thank you"就可以?」 「就照我的方法講就好了。」 英語演講比賽時,Nora別無辦法,就照著老師的說法講,這次也沒有拿到名次。比賽後,老師還是照樣教學生,演講完,都要加一句(典型台式英語的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重視「德」育的教育體制下,犯了錯卻拒絕認錯的學生,會被懲罰,最起碼也會被勸導,做人無論如何要誠實,直到學生低頭認錯為止。可是,當錯的一方是老師時,該怎麼辦?到底是「尊崇師長」重要,還是「做人要誠實」和「追求真理」重要? 老師是怎麼失去學生信任的? 演講比賽後,Nora再也不跟老師提起上述的事情,根本也很少向老師提問或舉手回答問題。下課時,就跟同學抱怨,「老師為什麼怎麼樣也不會認錯,連查個網路或找一位英語母語人士來裁決也都不肯?」Nora心又想,「即使找native speaker來印證,老師也不見得會聽,搞不好會把她惹火,這樣我跟老師的關係會更惡化,情況真的很糟的話,成績怕會受影響......所以,一動不如一靜。不過,心裡還是很不服氣。」 這位老師再也得不到這個學生的「尊崇」,學生甚至會怕,老師講的其他內容可能也未必可信。老師所得到的是個比較安靜的班級,課堂管理也比之前還更順暢,也因為始終堅持怎麼樣也不要屈服於學生,她這樣就杜絕了任何可能會害她出糗或拉不下臉的事端發生,因而也就感受不到自己的權威會被學生挑戰或降級,之後她再也不去想這件事,她看學生們都很乖,覺得天下太平,直到有一天又有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說錯話,錯誤隨之被別人指出來時,任何人都會感到不太舒服,這是我們人類,不分古今中外所共享的本性。遇到這種情況時,西方國家的老師一樣會感覺到好像被戳刺一樣,處理的方式也不見得很圓滑,只是華人老師可能有更厚一層的傳統理念與歷史包袱必須要在自己的心裡先克服住,才能面帶微笑、從容地說,「真的嗎?這個說法我還沒有聽過,我今晚上網查一下,明天再給你回覆,好不好?」 老師,請認錯吧! 老師拒絕認錯的後遺症,不止於老師的挽回自己「尊嚴」的努力;也不止於學生短時間的不悅與心裡不平衡;更不止於老師所傳播的錯誤訊息。當老師用各種說法把自己的錯誤合理化、掩蓋、或乾脆避之不談時,其實學生都能識破,這騙不了人的。 所學到的,不只是「這老師不可信任」,更嚴重的就是從此會認為(一)錯誤等於羞恥;(二)錯誤既然等於羞恥與失去別人尊敬,將來我教書時,甚至做人父母時,我也必須要把自己的錯說成其實是對的,要渾身解數,用各種辦法護短。如此,這種對於錯誤的認知與處理方法,也就會一代傳一代,一直傳下去。 實際上,「尊崇師長」與「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衝突可言。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在作祟,產生這些看似是矛盾與不正面的思想和行為?答案就是:fear(懼怕)和insecurity (缺乏自信心、生怕被別人揭穿與摒棄),再加上一個比較 closed(封閉)、weighed down by precedent(背著歷史包袱)、不容易抖掉 inertia(慣性、惰性)、lack of direction for positive change(缺乏明確革新方向)、narrow-minded vested interests vying for protection and advantage(既得利益團體不斷爭權奪利)的教育體系。 把「尊崇師長」和「追求真理」兩個理想看得一樣重要時,兩個其實都可以做到。能夠坦然承認自己的錯或不確定感,把問題探究清楚,再跟學生分享所找出來的結果的老師,是大家最尊崇、信任與愛戴的老師。世界上沒有不犯錯的人,甚至母語人士對於自己的語言,都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識,那何況非母語人士?當我們能accept and accommodate(欣然接受與正視)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所有優缺點時,這就是我們從種種不是問題的井底蛙級問題中獲得解救,教育體系更健壯發展的時候。 三個月英文脫胎換骨的一對一:http:goo.gl5eIOmf {DS_BOX_5593} ...

2016.03.30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