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多重身份遊刃切換-奇哥總經理陶世忠 深掘攝影未來可能性 捕捉美麗世界的更多可能 這幀名為「鯨魚之舞」的攝影作品,不僅贏得世界攝影比賽,也為奇哥總經理陶世忠開了一個「視」界;攤開陶世忠的身份... 2023.09.19
生活 虛擬展場、電腦修圖 攝影界奧斯卡獎啟示錄 常有人問我攝影的未來是什麼?其實攝影只是藝術的詮釋方法之一,真正的藝術是,勇於追求心中完美的自己。 紐約時代廣場卡內基音樂廳內,攝影最大紀實成就獎之一、被稱為「攝影界奧斯卡」的露西獎 (Lucie Awards)日前公布,以往得到這至高榮耀的攝影師有法國布列松、日本荒木經惟等,這是歷年攝影重要大事,許多人等待露西獎的結果,能指引這迅速改變的市場一些答案。 今年國際攝影大獎新進代表是寶拉・布倫斯坦(Paula Bronstein)拍攝的烏克蘭戰爭紀實照片,以及馬特烏什・茹考斯基(Mateusz Żukowski)。但首頁上最大的照片,是拉明·巴爾澤加(Ramin Barzegar) 的建築照片,使用電腦繪製修改為抽象照片。我們得到一個答案:國際攝影大賽的得獎作品雖反映社會議題,但新抽象攝影藝術時代也已經被認可。 寶拉・布倫斯坦以烏克蘭戰爭紀實攝影,拿下國際攝影大獎新進代表。來源:©IPA Paula Bronstein 攝影師拉明・巴爾澤加用藝術詮釋建築。來源:©IPA Ramin Barzegar 露西獎創辦人侯賽因・法瑪尼複製好萊塢電影獎制度,創辦露西獎。來源:© Lucie Awards 手機、影片流行改變創作形式 事實上,隨著手機與影片的普遍,攝影的專業與必要性正快速消失。並不是攝影不重要,而是人們對於獲得資訊的習慣已經改變,尤其是YouTube與Tiktok等類型短片,正壓縮攝影師這職業的未來。 我開始接觸攝影時,「不能修圖」是行規,但現在我擔任評審的紐約攝影大賽(New York Photography Awards),許多投稿照片都是電腦合成影像。過去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代表經典攝影,現在一些國際攝影比賽開始參考Instagram、Facebook粉絲數,世代交替已經到來。 露西獎創辦人侯賽因・法瑪尼(Hossein Farmani) 與我分享,這三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實體的展出依然不可欠缺。他夢想能讓攝影師這職業受到應有重視,如同好萊塢明星一樣,所以才創辦這獎項,也跟奧斯卡一樣,許多獎項頒給幕後與產業工作者,如場地、策展人、印刷廠等。該團隊最大的成就之一,是針對暖化減碳的第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1),展出許多世界攝影大師的美麗作品,想用影像的力量做出改變。 明年是露西獎的二十歲,二十年來,我們見證一個產業的巨大改變。我很幸運協助創辦人處理後續使用於巴黎協議的照片,以及與澤新建築合作建立虛擬展場。這分別代表這個獎的精神,以及攝影與未來接軌的可能性。 老實說,就連我現在常看的都是影片,拍照則多用手機。常有人問我,攝影的未來是什麼?我想,是背後的精神。 攝影現在的高度,是許多前人累積而來,而真正的寶藏,則是創作者的理念。藝術是希望的最高形態,它並不具固定的形狀與做法,技術或許會被淘汰,但初衷永恆不變。而我們要順應不同時代的需求,尋找並呈現核心價值。 如同許多我生命中遇過的偉大藝術家,都盡力鞏固自己的理念,交出我們的真心,接棒給下一個世代。 {DS_BOX_34656} ...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