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怎麼寫出理想的「職缺說明」?科技業人資建議先抓「關鍵字」 我認為職務說明書一開始列的都是最理想的條件,包含工作年資、需要的經驗條件等,但招募前期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到主管內心不可妥協的「搜尋關鍵字... 2024.12.06
財經 科技股不穩,今年換它表現!敲進金融股關鍵字:4%、勿追高 二○二四年是台灣金融股獲利大豐收的一年,但反映金融業股價的「金融保險類指數」僅上漲二二%,跑輸加權指數的漲幅二八%。 不過,今年金融股有望扭轉劣勢,成為市場資金簇擁的焦點,漲幅甚至可能超越大盤。 在聯準會降息、股市波動加劇,以及壽險業面臨國際財報準則第十七號公報(IFRS 17)上路的影響下,摩根大通最新報告預測,二○二五年台灣金融業獲利恐下滑六%,其中壽險業受衝擊最深。 儘管獲利不如去年,但,金融股今年將扮演「市場穩定器」這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該報告指出,隨著科技股波動加劇,避險資金將流向金融股,使其走勢有望貼近大盤。 換言之,即便獲利成長動能受限,但金融股「高殖利率」的優勢,將在動盪市況中脫穎而出,成帶動大盤的核心族群。 壽險股》看好富邦、國泰金挑高殖利率、進場別追高 先來分析壽險股。壽險業的獲利高度依賴投資績效,去年台股、美股表現亮眼,推升該行業的收益。 今年多了「川普」這個最大的市場變數後,動盪不安恐成常態,壽險業的投資績效要更上層樓,難度更高,進而影響獲利表現。 不過,中國信託證券投顧投資研究部經理江釗亨認為,雖然今年股債市波動劇烈,但若仔細觀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年初一度飆升至四.八%,隨後回穩;台股、美股雖有震盪,但仍處歷史高位。 再加上金融保險類指數持續創新高,代表投資人的情緒並未轉為悲觀,對金融股也青睞有加,因此他並不看淡壽險股的後市。 凱基投信臺灣多元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祝以諾則認為,經歷二○二二年聯準會暴力升息、導致淨值大幅縮水的挑戰後,壽險業者在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上已更為謹慎。 也就是說,即使通膨陰影揮之不去,恐使市場利率意外彈升,但壽險業受到的衝擊已降,他對該產業前景仍抱持信心。 至於如何挑選壽險股?綜合國內大型投顧研究報告的看法,投資人應優先關注高殖利率個股。群益投顧金融產業分析師林振偉建議,應聚焦殖利率在四%以上的標的。 其中,富邦金、國泰金成為市場熱點,各大投顧均按讚這兩檔個股。凱基投顧的報告指出,今年富邦金與國泰金的每股現金股利預計分別達三.八元與二.八元,殖利率表現亮眼,因此給予「買入」評級。 以二月十七日收盤價換算,富邦金與國泰金殖利率均在四%左右,對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而言,具備吸引力。 不過,投資人須留意股價漲幅與進場時機。摩根大通指出,富邦金過去一年股價已大幅上漲,建議投資人適時「獲利了結」,或等待股價回落至八十三元後再行布局。 宏遠投顧亦持類似看法,建議富邦金於八十一至一百元區段操作,可逢低進場。整體而言,投資人可關注殖利率優勢,但應審慎評估進場點,以掌握最佳投資契機。 圖表製作者:吳美欣 銀行股》小摩增持中信金財管業務成獲利新成長動能 相對壽險股,今年對銀行股來說是相對有利的一年。摩根大通預估,台灣銀行業利益成長率仍可維持約二%成長,表現優於其他金融產業。 關鍵因素之一是聯準會放慢降息步調,使銀行的利差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編按:放款利率減掉存款利率,利差大對銀行收益較有利)。江釗亨指出,去年下半年起,部分銀行已調整放款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利差已顯著改善。 林振偉表示,雖然房貸放款縮減,但仍有穩定的房貸利息收益。此外,企業資金需求轉向中小企業貸款、外幣業務及海外放款,維持放款動能。 台灣富裕族群增加,帶動高資產客戶對財富管理的需求。群益投信分析,這將推升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成為獲利成長動能之一。 在銀行為主的金控中,市場研究機構普遍看好中信金。摩根大通報告分析,中信金的財富管理業務具優勢,帶動手續費收入表現突出,外幣放款表現也不俗,加上有高殖利率護體,適合做為防禦型標的,故重申「增持」評級。 以凱基投顧預估的每股現金股利一.八五元計算,中信金的殖利率高達四.六%。 相較之下,以證券業務為主的金控,今年股價表現恐難樂觀。由於證券業主要收入來自交易手續費,而去年台股成交量大增,墊高基期,使今年獲利再創新高難度提高。 整體而言,金融股今年獲利雖難創高,但股價表現不至於悲觀。投資人宜避免追高,並以殖利率四%做為買進基準,才能在震盪的市場中找到穩健的避風港。 ... 2025.02.20
焦點 Zara二手衣、珍奶拉麵為何夯?6個關鍵字速懂國際大勢 #道德時尚服飾業》年輕人要潮更要愛地球,Zara、HM擴大二手衣戰場 從HM到Zara,它們最熱門的業務之一,不是賣新品,而是賣二手衣。 《紐約時報》稱,HM二○二四年在紐約蘇活區開設新店,其中有一處轉售區;HM也早在倫敦和巴塞隆納,開設了二手貨空間。 Zara母公司Inditex也宣布,在美國推出二手服裝平台Zara Pre-Owned。其他如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到麥德威爾(Madewell)也參一腳,各家業者「紛紛加入這場轉售遊戲。」《紐約時報》如是說。 二手貨有多夯?美國有超過二萬五千家轉售店,二○二三年二手服裝銷售額年成長率,是整個零售業成長率的七倍。 這些服飾品牌賣二手貨,理由是要實現永續發展,例如Zara解釋它推出二手貨平台是要「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並減少廢棄物浪費,實現永續發展的承諾。」 但這更是「需求創造供給」的結果。 HM美國區客戶活化和行銷主管李琳達(Linda Li)表示,年輕人將買二手貨視為他們信仰的核心。買新衣意味著企業要消耗更多地球資源,年輕人既想穿潮牌,又想表現自我個性,還要關心地球和氣候,「因此,我們將二手貨做為更大的關注點是有意義的。」 也就是說,現代年輕人追求時尚,也要愛護地球。這股「道德時尚」的需求,才是這些服飾品牌推出二手貨的原因。 雖然這股風潮方興未艾,但也不乏質疑聲。據全球策略公司羅蘭伯格(Roland Berger)高級合夥人葛辛(Siobhan Gehin)指出,「循環經濟」雖然對環境有益,但企業要獲利並不容易。 這是因為二手服裝的清洗、消毒和物流,都會增加營運成本,同時二手服裝的使用壽命延長,意味著消費者購買新品需求減少,對依賴高銷售量的快時尚品牌反而不利。 如何在「道德時尚」和「獲利」間平衡,將是這些業者的挑戰。 #規則叛逆餐飲業》消費者愛「放縱除罪化」,珍奶拉麵、薯條冰棒問世 美國馬鈴薯產品公司Ore-Ida和冰品公司GoodPop聯手推出「薯條冰棒」,結合美國最受歡迎的2種食品。來源:取自Goodpop官網 記得之前在台灣暴紅的大王具足蟲拉麵,或日本推出的珍珠奶茶拉麵嗎?其實這是全球都在發生的餐飲趨勢。 全球市調公司英敏特(Mintel)在《二○二五年全球食品和飲料趨勢報告》中,稱其為「規則叛逆」(rule rebellion)。 規則叛逆,指的是消費者要求食物突破傳統框架,包括從風味、品質,或包裝等方面。業者也開始認知到消費者喜歡「完美的不完美」(perfectly imperfect)特性,大家不再只想一切都完美無缺,不需要過度包裝、絕對健康。 全球都在掀起叛逆飲食風,像雀巢的咖啡伴侶(Coffee-Mate)推出「髒蘇打」的咖啡配料,裡面混了沙士、奶精和糖漿或果汁;因為網路上有人拿薯條沾奶昔,業者乾脆推出外皮加了薯條的冰棒;還有本應該提神的巧克力,被做成幫助睡眠的飲品。 這股趨勢的演變,可回溯到二○一七年,當時興起不要浪費的趨勢,不完美的產品開始被接受;到了二○二三年疫後時期,報復性消費出現,消費者想要盡情享受當下,漸漸把「放縱」當成日常體驗,因此以更輕鬆的態度去看待奇特的飲食。 包容不完美,加上「放縱除罪化」,形成了現今這股叛逆的飲食趨勢,這會是未來品牌製造或行銷產品時的重點之一。 「品牌業者可提供突破框架的飲食、支持這股趨勢,讓想打破規則的消費者覺得有被照顧到。」英敏特的報告寫道。 #核電復興能源業》美股核電族群漲贏輝達,翻身AI淘金最重要「鏟子」! AI用電需求快速成長,使核能的呼聲再起。美股今年漲幅冠軍是核電廠維斯達,也反映了此復興熱潮。來源:達志影像 美國下任能源部長,和二○二四年美股漲幅冠軍,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是:它們都反映「核電復興」。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今年十一月欽點石油業大亨萊特(Chris Wright)出任能源部長。 《市場觀察》報導,萊特是小型模組化核電反應爐(SMR)開發商奧克羅(Oklo)董事會成員;這家公司致力於將核分裂技術商業化,背後大金主為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 同時,二○二四年美股標普五百指數(SP 500)成分股漲幅冠軍,不是人工智慧龍頭輝達(Nvidia),而是維斯達(Vistra)。 這家美國德州企業經營的是核電廠。截至二○二四年十一月底,股價漲三.二倍,勝過輝達。 這些核電概念股發威,乃是「AI淘金熱裡賣鏟子」2.0版。在第一波熱潮裡,賣晶片給AI淘金客的廠商賺了大錢,因此輝達、台積電一飛沖天;如今有識之士已預見,就算有晶片,也要有電才能運算。「無論哪家公司使用這些晶片或開發最好的人工智慧軟體,它們都需要更多電。」彭博如是說。 在政策面,美國未來能源部長將推動石化與核電;在企業面,從微軟與廠商合作重啟三哩島核電廠,到Google等大企業擁抱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核電復興」風潮,仍將是未來市場熱點。 #軟體定義汽車汽車業》程式碼比飛機多40倍!車廠與科技公司打破界線 比亞迪不只拚低價,也積極引入SDV——在30週年慶上宣布要投資人民幣1千億元於AI和智慧車用科技。來源:達志影像 現在,一輛汽車的程式碼高達六億五千萬行,而一架波音七三七只有一千五百萬行。這代表,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是複雜的軟體驅動平台。 半導體公司安謀(Arm)的一份報告指出,「汽車科技正處在關鍵轉折點,未來將是透過軟體來不斷改進駕駛體驗。」 安謀所指的,就是「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SDV)時代來臨。SDV的優勢在於能提供預防性維護,即時偵測各零件的狀況、自駕和駕駛輔助、無線更新(OTA、車聯網)、車載娛樂、整合手機等服務。但SDV最大的影響,在於科技公司與汽車製造商的界線被打破,讓許多汽車的功能更具有商業化價值。 例如AI公司設計自駕功能、信用卡公司提供車內支付和生物辨識付款、晶片設計公司幫忙整合車用晶片以提高效率和開發成本。這些都是汽車製造商過去要單打獨鬥,或只靠自己根本做不到的服務。 「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須大幅改變思維方式。」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文章指出,汽車產業將從專注於自己追求利潤成長,轉向跨產業協作,一起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超個人化金融業》列選股清單、算信用分數,「有多懂客戶」成決勝點 Quince主打「平替」奢侈品,以僅僅245人的團隊,在今年創下3.4億美元的營收,年增率高達5成。來源:取自Quince官網 個人化體驗,一直是傳統銀行業想追求的目標,但過去絕大多數業者都做不到。 然而,隨著AI科技不斷精進,不只個人化,連「超個人化」(hyper-personalized)都有可能實現。 金融時報旗下的《銀行家》寫道,「超個人化是銀行業的下個重大事件,」指的是使用機器學習和AI,分析每位客戶的所有活動、事件和即時訊號,再以近乎即時的方式傳送超精確訊息,也可為客戶提供量身訂製的服務和產品。 能個人化到什麼程度,可能將是銀行業決勝的關鍵之一。 據客戶管理公司賽富時(Salesforce)的一份調查,讓客戶覺得不夠便利或服務不夠個人化,都會使顧客感覺自己「只是一個數字,不是一個人」,而有六二%受訪者表示會因此選擇更換金融服務提供者。 超個人化的具體案例,像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聊天機器人Erica,現在可以即時提供帳號的各種資訊,或幫你統整好每週的消費,並試算信用分數的變化。或像是新加坡華僑銀行證券(OCBC Securities)推出選股工具AI Oscar,從投資者的交易模式、風險偏好、交易紀錄等,每週產生十五支「超個人化」股票清單,這項功能光在測試期間,就讓該行年輕活躍投資者的交易量增加五成,並預計三年內能增加兩倍年輕用戶。#平替文化零售業》想體驗名牌也重CP值,七成Z世代愛買平替款 不是只有中國在消費降級,全球Z世代都在夯「平替文化」(dupe culture)(編按:指平價替代品)。省錢當然是主要因素,但也代表消費觀念轉變,年輕人更重視性價比,而非奢侈品的名氣,也有穿出自己風格的意味。 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數據,約七成的Z世代喜愛購買名牌的平替版。現在社交網路上走紅的產品,許多是某某大牌的「平替」,從貴重的勞力士、中價位的Lululemon,到便宜的優衣庫(Uniqlo),全都有平替款出現。 它們不完全是低劣的仿冒品,有些也具有一定品質,但靠著跟知名品牌連結,就能乘坐順風車跟著走紅。 像是Quince,官方網站直接寫著「以遠低於奢侈品牌的價格,創造同等或更高品質的產品」。它販售許多像寶提嘉(Bottega Veneta)經典設計的包款Jodie——單個售價都約新台幣十萬元以上,但Quince只賣約三千多元。該品牌發言人曾表示,「消費者不願接受虛高的價格。」 平替文化是以「低代價獲得近似大品牌體驗」的產物。當這些平替也能提供如大品牌的體驗時,傳統大品牌還有什麼獨特之處?這恐怕是它們要思考的難題。 ... 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