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人權保護成為國際間強制要求,【供應鏈盡職調查論壇】呼籲台灣企業加速落實人權治理 漁業是台灣企業人權較脆弱的一環,因此行政院在2022年通過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以及首部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並已成立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 2023.12.12
人權保護成為國際間強制要求,【供應鏈盡職調查論壇】呼籲台灣企業加速落實人權治理 漁業是台灣企業人權較脆弱的一環,因此行政院在2022年通過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以及首部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並已成立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 2023.12.12
焦點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首提民主供應鏈!台灣新經濟奇蹟沒有中國? ; 食品安全、道路安全、校園安全、社會安全網等保障,要持續強化; 還有,對於教育、司法、轉型正義等改革工作... 2024.05.20
減碳ESG 2關鍵修改《礦業法》不合理條文,經長王美花:它是國際上最嚴格的了! 《公司法》爭議也多,但不像這法有歷史因素、國土保護,還有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尤其是原住民諮商權怎麼訂?... 2023.07.06
生活 歷史無法改寫,但應該去理解!《流麻溝十五號》:我們都是時代的同路人 ※以下劇透,請斟酌觀看※ 近期《流麻溝十五號》在台灣上映。內容改編自曹欽榮《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講述約70年前白色恐怖時期,一群女性思想犯的故事。白色恐怖自1949年5月《臺灣省戒嚴令》發布開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廢除告終,延續42年。 非官方口述歷史 進入電影之前,可以先簡單了解《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這本書。為什麼會叫做「流麻溝十五號」?這個地址是當時綠島政治犯的共用戶籍。 在那裡,他們被奪去自己的名字,彼此只能以號碼辨識身份,且有個共同稱號「新生」。諷刺的是,他們很後來才知道這戶籍的存在。 本書同時也是一部女性視角為主軸,集結當事者話語、書信與照片等紀錄,「活生生」的口述歷史。 以下是簡介引文: ▋張常美(省立台中商職一年級)——無辜的99人老蔣說:「寧可錯殺100個,也不要放掉1個」,我就是其中的99個。 ▋黃秋爽(台北靜修女中三年級)——我家7人被抓我被判刑時,沒有拿到判決書,我爸爸也沒有判決書,因為家沒了,沒地址可以寄。 ▋張金杏(彰化大肚國小老師)——岩石縫長出的小草我這個政治犯絕對要做給你看,我絕對要比那些沒有被關的人更厲害、做得更好,就是要走出來給你看。 ▋陳勤(台北福星國小老師)——天空在屋頂的那一端原本期待燦爛歲月的未來,不料婚後不久即遭無妄之災,身繫囹圄5年6個月又16天。 ▋藍張阿冬(女兒1歲襁褓中)——帶著1歲女兒入獄他們來抓時,女兒才一歲多,我正抱著她餵奶,看他們一堆人進來,我的腳就軟了,手還抱著女兒吃奶。 ▋施水環(台北郵電局職員)——辭別尊顏,無日不思當每晚夢見慈祥的媽媽跪在神前為了您兒女祈禱,我眼淚暗暗的濕透了枕頭,只有您的來信,無時在我的身,入睡前一定拿起重念一遍。 白色恐怖,將近半世紀前的事,書中訪談人物已從少女變成奶奶。我未曾經歷那年代,但文字所承載著的,屬於當下時空人們的恐懼與無助,至今依然存在。 當時發生什麼事? 二戰結束不久,共產主義蓬勃發展,世界各地紛紛成立共產政權,如越南、匈牙利、北韓、波蘭等。當時,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意識形態分歧已久,衝突加劇,國民黨在國共內戰節節敗退,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政府在1949年遷台。 國民政府為了鞏固政權,以情治系統、軍事審判建構戒嚴體制。針對異己,整肅思想,推行口號「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匪諜就在你身邊」,風聲鶴唳,人心惶惶。表面上以「匪諜」為肅清對象,實際目標包含「共產主義者」、「黨外民主運動人士」及「台獨意識者」。其中最引發爭論的,在於欠缺《憲法》基礎的審判體系與程序,造成無數冤案,以及對入獄者假教化之名、行暴力之實的非人性對待。... 2022.11.15
減碳ESG 不再讓我們的山被揮霍!《看見台灣》一張空拍照,10年後如何讓百年礦業蛻變? 因它涉及礦業、水泥產業、國土保育,還與原住民轉型正義工程有關,各方勢力在立法院角力、遊說,讓修法進程在... 2023.07.06
國際 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都是大國「自我毀滅」!世界秩序正在瓦解,給台灣的警示 台灣正在起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少政治人物能帶領台灣走向明天,大多數人都只會活在當下、評論今天,少部分人還走回昨天,以轉型正義之名...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