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軍人

共有 769 則相關文章

財經

今年四月十四日,經歷了九天八夜的長征,大甲媽祖遶境圓滿落幕。「今年遶境特別不同,」一位多次參與遶境的民眾分享。 柴油發電機的臭油味與噪音沒了,但沿途攤販卻能提供免費充電,甚至能享用到冰棒、冰淇淋,因為大甲媽祖進入了行動儲能時代,電力能跟著神轎一起遶境。 提供讓隨行信眾免費充電、取代柴油發電機的是智頻科技,一家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和宏碁集團合資成立的儲能公司(二○二三年已由宏碁百分之百持股)。 {DS_BOX_37569} 其中,中科院就像是電影《奧本海默》裡的羅德斯國家研究所,專門為國家研發先進軍用科技,所以智頻團隊中超過一半有軍事背景,近四成曾掛過軍階。 中科院+宏碁野心合作卻遇軍事科技難落地瓶頸 二○一八年,前中科院院長杲中興,希望把中科院打造為軍方版的工研院,讓民間也能受惠於軍用技術,遂找上宏碁合作,共同成立智頻科技。當時產品以雷達、通訊機為主,包含國家海洋研究院、中央氣象局的雷達,都出自智頻之手。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宏碁與中科院的合作,從第一天開始就挑戰滿滿。 「能把軍事科技落地,一開始是充滿熱情的。」智頻科技總經理林錫炫回憶,中科院雖是技術入股,但許多原型機根本沒有模組化。上班第一天看到的雷達,裡頭四、五十條管線雜亂無章,每次拖到戶外測試,路途上一遇顛簸,線就會斷掉大半,即使想修復,也不知哪條線該接到哪。 好不容易搞定硬體,軟體測試又接連遇到問題,不是收訊不好,就是追蹤信號會突然消失。「一個問題可能開一、二十次會都沒辦法解決,」就這樣,智頻創立的前兩年,苦於硬體優化;第三年又為軟硬體整合焦頭爛額。智頻科技董事長林佳璋開始思考,該怎麼樣找一條生路。 避開台塑、台達電挾硬體優勢,攻家用儲能 恰好,宏碁在二○二一年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創辦人施振榮給林佳璋兩個功課:綠能發電和儲能系統。林佳璋想到,智頻團隊都是機電相關專業,雖還沒有自主研發軟體的能力,但硬體特別強,儲能設備這一條路,或許值得發展。 在台達電、台塑等龍頭廠商都在專攻商業用儲能設備時,它們另闢蹊徑勇敢投入家用儲能市場,短短兩年間,推出台灣第一款家用儲能設備。 一推出馬上引發熱潮,群眾募資平台嘖嘖上的募資金額,比原訂目標還多一百三十六倍。究竟,智頻是怎麼做到的? 讓林佳璋下定決心的關鍵,來自生活經驗。一次野餐的經驗,讓他發現露營族的痛點,就是許多露營區規定不能用明火,否則要罰錢,但若用電磁爐、電烤盤,電壓和電量又不一定足夠,所以推出家用儲能設備,這群人一定會埋單。 林佳璋的這個決策,團隊不是沒有疑慮,先不說產品從通訊器、雷達跳到儲能設備,跨度不小,即使真的要做儲能設備,為什麼不做商用,而要做當時根本沒廠商投入的家用市場? 「後來我才恍然大悟,老闆(林佳璋)是用鄉村包圍都市(策略)。」林錫炫解釋,商用儲能設備的競爭者很多,智頻是後進者、規模又很小,勝算不高;且台灣電價太便宜,企業買儲能設備,就算真的使用,客戶也要好幾年才會回本,所以推廣上不會太順利。 智頻的儲能產品,一台就是一度電,且重量輕巧,連女生都能拿得起來,它的應用場景包含室內、戶外,譬如露營。攝影者:駱裕隆 把「使用場景」講到透建築工、病患呼吸器都能用 當時,林佳璋一一把情境講給同事聽,如停電導致冰箱、紅酒櫃停擺,等回家處理時,食物、美酒早壞了,或洗澡到一半沒熱水,容易感冒等,只要仔細想,其實應用場景很多。 「先求有再求好、先簡單再困難。」林佳璋解釋,儲能產品類似保險,使用者沒養成習慣前,很難銷售,所以必須從小的開始。只要消費者一買,充足的場景會讓他們了解,有備無患的好處。 逢甲大學行銷學系教授賴文祥研究指出,安全性是消費者購買儲能設備的首要考量;再來才是實用性,也就是能用在哪些地方。 所以,行銷儲能產品時,最好能列出使用情境,譬如家裡有養魚,若遇到停電,儲能設備能避免魚死亡。林佳璋在公司內部的推廣,無意中符合了內部行銷。 但從通訊跨到儲能,學問大不同,挑戰也多。首先,林佳璋要求一定要是快充。試想,當消費者急著出門,儲能設備卻要八小時才能充滿電,「根本浪費生命。」他說,得在一小時內充滿八○%電量,這對電池卻是非常大的挑戰。電池就像心臟、電流就像血管,想要快充,電流就得大,一不小心就會撐爆心臟。 為了安全,林佳璋選了鋰鐵電池,但內部又有聲音:為什麼不選主流的三元鋰電池?鋰鐵電池比較重,且若目標是快充,技術難度也高;反之,三元鋰輕,更容易做到快充。林佳璋解釋,原因在於三元鋰電池容易爆炸,但家用儲能設備,安全性是最重要的。 光是讓鋰鐵電池能快充,智頻就花了半年,「換好幾家代工廠才做出來。」他說,最南到台南、最北到宜蘭,能找的電池廠都跑過了,就是做不出來,最後,是一家台北小工廠能做,它還不是專精於做電池的。 但沒有人走的路並不好走,不僅一切要靠自己,甚至要披荊斬棘開路,光送驗就是一大挑戰。消費性電子產品想上架,得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審核,但之前所謂的充電設備,要不是B2B商用、不用檢測,不然就像行動電源一樣小台。標檢局從未看過像智頻一樣大台、這麼大電容量的產品,再加上當時發生了行動電源爆炸事件,讓審核越發嚴謹。 舉例來說,智頻的家用儲能設備有十二個輸出:五個交流電、六個直流電和一個無線充電,標檢局不只每個輸出要單獨測試,還要交叉測試;電池也比照相同標準,十六顆電池得一一拆開,整個商品共一千多顆零件,測試報告多達兩千多頁,共檢驗六個月才通過,比一般送驗多花了一倍時間。 所幸,產品上市後,市場如林佳璋預期,反應極好,甚至可說超乎預期。舉例來說,在產品發表會上,有位工人拿著電鑽衝進來,劈頭就一句話「會動我就跟你買,」一插電果然能動,他當場買了一台。 原來,施工現場在高樓層時,拉電線很困難,若工具沒電,爬上爬下既危險又麻煩,但以前儲能設備的輸出不夠力,他試了好幾台,電鑽都不會動。 還有兒子買給母親的,因為母親長期戴著須插電的呼吸器,沒辦法出門,為了讓母親能出門曬曬太陽,兒子絞盡腦汁,找了好幾家廠商,但不是瓦數不夠、電量不持久,不然就是供電不穩。如今,只要擺一台在輪椅或拖車上,他就能帶著母親到處走走。 「每天都有人來詢問,」燦坤採購長李榮森表示,家用儲能設備一般都在一千瓦上下,所以較耗電的微波爐、烤箱、移動式冷氣都不能用,「智頻是第一家一千五百瓦的廠商。」他觀察,許多客人都是朋友推薦而來,「(未來)半年內沒有廠商能跟它競爭。」 不過,資策會研究經理黃仕杰提醒,二○三○年後,家用儲能市場會快速成長,但,卻不一定有利於家用儲能設備。 電動車平均的蓄電量,約是八十到一百度電,可以提供五到七天的家庭用電,歐美現在已有所謂的雙向充電樁,它能讓電動車變儲能設備。所以,有了電動車,家庭就不一定需要家用儲能設備。 屆時,將是智頻的新挑戰。不過,智頻已成功示範了天無絕人之路,當挫折來臨、打擊越猛烈,新機會也會萌芽,就像它靠既有團隊,開闢了家用儲能的新商機。 ...

2024.05.30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